鄱阳湖湿地生态水文过程研究
作者:周云凯 著
出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2021.9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513665926
ISBN-10:7513665923
去豆瓣看看 第1章绪论
1.1湿地组成要素及作用
1.2湿地生态水文研究概述
1.2.1水文过程与湿地植被格局
1.2.2水文过程与湿地植物群落
1.2.3水文过程与湿地植物种群
1.2.4水文过程与湿地植物个体发育
1.3鄱阳湖湿地生态研究概述
第2章鄱阳湖湿地概况
2.1自然地理环境
查看完整 周云凯(1980—),山东安丘人,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湿地生态、景观生态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等方面研究。 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2部,研究成果曾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
湿地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区域,也是地球上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包含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两个方面,水文过程是湿地植被生长和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同时也影响着湿地生源要素在植被和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而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当前研究的核心是水分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湿地水文格局时空分异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本书主要基于鄱阳湖湿地水文过程和水分条件的时空变化特点,介绍鄱阳湖湿地植被景观格局及优势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对水文变化的响应,并剖析优势植物在生源要素(氮、磷)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固碳功能;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水分条件和植物分解对湿地土壤氮磷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本书内容对于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物质循环关键过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可为从事湿地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学等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第1章绪论
1.1湿地组成要素及作用
1.2湿地生态水文研究概述
1.2.1水文过程与湿地植被格局
1.2.2水文过程与湿地植物群落
1.2.3水文过程与湿地植物种群
1.2.4水文过程与湿地植物个体发育
1.3鄱阳湖湿地生态研究概述
第2章鄱阳湖湿地概况
2.1自然地理环境
2.1.1地理位置
2.1.2气候状况
2.1.3水文与泥沙状况
2.1.4地貌与土壤状况
2.1.5生物资源状况
2.2鄱阳湖湿地生态环境问题
2.2.1江湖关系改变,旱涝灾害频发
2.2.2污染加剧,水环境质量下降
2.2.3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第3章鄱阳湖湿地水位变化过程研究
3.1数据来源
3.2研究方法
3.2.1线性趋势法
3.2.2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
3.2.3Mann-Kendall突变检测法
3.2.4累积距平曲线法
3.3水位年内变化
3.4水位年际变化
3.5水位突变分析
3.5.1突变点检测
3.5.2突变前后水位差异
3.6本章小结
第4章鄱阳湖湿地苔草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4.1数据来源与处理
4.1.1数据来源
4.1.2影像处理
4.1.3研究方法
4.2苔草景观格局变化
4.2.1苔草景观结构变化
4.2.2苔草景观转移变化
4.2.3苔草景观质心迁移变化
4.3研究期间水位变化
4.4苔草景观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4.4.1苔草景观格局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4.4.2苔草景观转移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4.4.3苔草景观质心对水文变化的响应
4.5本章小结
第5章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种群变化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1.1样地设置
5.1.2研究方法
5.1.3数据处理与分析
5.2灰化苔草种群特征及其变化
5.2.1密度与株高
5.2.2生物量
5.2.3干鲜比
5.3水文条件空间分异
5.4灰化苔草种群特征分异
5.5灰化苔草种群的水文响应
5.5.1灰化苔草水分适应策略
5.5.2灰化苔草水分利用策略
5.5.3灰化苔草水文条件阈值
5.6本章小结
第6章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固碳功能研究
6.1研究方法
6.1.1生物量测定
6.1.2分布面积提取
6.1.3固碳能力计算
6.1.4数据统计分析
6.2灰化苔草年内分布差异
6.3灰化苔草生物量空间分异
6.4灰化苔草固碳能力与固碳量
6.5湿地植物固碳能力差异
6.6本章小结
第7章鄱阳湖湿地灰化苔草氮磷变化研究
7.1研究方法
7.1.1样品采集与处理
7.1.2测定方法与计算
7.1.3数据统计分析
7.2灰化苔草生物量分配变化
7.3灰化苔草氮磷含量变化
7.4灰化苔草氮磷储量变化
7.5灰化苔草氮磷比(N/P)
7.6灰化苔草氮磷变化机制
7.6.1灰化苔草氮磷含量变化机制
7.6.2灰化苔草氮磷储量变化机制
7.6.3灰化苔草生长限制性营养因子
7.7本章小结
第8章鄱阳湖湿地土壤氮素变化模拟研究
8.1材料与方法
8.1.1实验设计
8.1.2样品测定
8.1.3数据处理
8.2湿地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变化
8.3湿地土壤全氮和有机氮的变化
8.4湿地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变化
8.5湿地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8.6湿地土壤氮矿化与pH值关系
8.7本章小结
第9章鄱阳湖湿地土壤磷素变化模拟研究
9.1材料与方法
9.1.1实验设计
9.1.2土壤磷含量及形态测定
9.2湿地土壤总磷含量的变化
9.3湿地土壤无机磷含量的变化
9.4湿地土壤有机磷含量的变化
9.5湿地土壤磷含量及形态变化机制
9.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 收 起 周云凯(1980—),山东安丘人,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湿地生态、景观生态与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等方面研究。 主持及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2部,研究成果曾获“河南省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优秀论文奖”等奖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
湿地是水陆之间的过渡区域,也是地球上生产力很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湿地生态水文过程包含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两个方面,水文过程是湿地植被生长和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同时也影响着湿地生源要素在植被和土壤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过程,进而决定着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当前研究的核心是水分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湿地水文格局时空分异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
本书主要基于鄱阳湖湿地水文过程和水分条件的时空变化特点,介绍鄱阳湖湿地植被景观格局及优势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对水文变化的响应,并剖析优势植物在生源要素(氮、磷)迁移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固碳功能;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讨水分条件和植物分解对湿地土壤氮磷营养元素变化的影响。本书内容对于正确认识鄱阳湖湿地物质循环关键过程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可为从事湿地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学等方向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