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胡歌、于和伟、王晓鹰、张先衡鼎力推荐的戏剧表演艺术指南)
作者:(英)贝拉·莫琳 著; 李梦泽 译
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 2022.1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545821253
ISBN-10:7545821254
去豆瓣看看 推荐序 王晓鹰
译者序 李梦泽
贝拉·莫琳
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致谢
前言
序幕
二十世纪末一个英国演员在俄国的故事
幕 神话、理论、体系和迷信
为何还要关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深刻记忆有什么问题呢?
什么是情感?
从情感到行动
找到肢体行动
寻找剧作家的台词
情感与这一切有何关系呢?
如果它在生活中发生了,那它在舞台上也可以发生
第二幕 个人工作
你所谓的“心身一体”是什么意思
你在听吗?
找到适合的心身一体的训练法
占据你个人的空间
通过关节和直线来重新协调身体
波动和形体可塑性
对心理和重新学习
动态冥想
开放与闭合:联结万物的通道
Cherez pauza——经由停顿
心身一体技巧和内在驱动力
物件练习
“哎哟!我的头好疼。”
自由的即兴表演和心理姿势
从抽象概念变成日常习惯
与一个物件对话
意识的不同层次
双重意识:从技巧到灵感
《莎乐美》
从演员到集体
第三幕 集体工作
抓取“激情的一吻”
保守对阵发展
与费罗佐夫的合作
寻找你自己:注意力之环,五分钟回忆
寻找其他人——看不见的声音
内在的动物性
从我到眼
小王子和狐狸
在负面之道中行走
两个人在一个空的空间
三个人在一个空的空间
这有什么有趣的?
如何把这些练习运用到文本当中去?
安静的搭档
笑声——眼泪
探索极致的情感:“合法的过度表演”
“全面行动”
自由即兴表演
用文本检验:米兰达和卡利班
评判的罪行
迎接个人挑战
第四幕 塑造角色的工作
所有方法放在一起
寻找俄罗斯的精神——在行动与精神的交汇处
寻找内在行动
演员的“秘密”
费罗佐夫心身一体表演的途径
阶段:个性和《暴风雨》
寻找游戏——普洛斯彼罗和卡利班
改变游戏——米兰达和斐迪南
定向时刻:安东尼奥和塞巴斯蒂安
除了此时此地,别无他物
个性,至于角色嘛……还没到时候
警告!
第二阶段:通过《梦幻巴士》找到移除阻碍的方法
《帕姆和他的兄弟》:“不要演状态”
《悲剧演员与矮人》:直面障碍
将排练看作是实验室
开始规整
第三阶段:寻找趣味性和形体行动:自我工作
行动还是行为?《莎乐美》和《格来迪老爹的男孩们》
《万尼亚舅舅》:舞台上人类的精神生命的矛盾
从示范到个人化
第四阶段:通过《罪与罚》来释放角色
步
从演员训练到排练
索尼娅和拉斯科尼科夫:阅读《圣*》
彼德洛维奇和拉斯科尼科夫:“不要把钱放在另一家银行”
从个性到创造的个性
“形体化的理论”
双重意识
跨过临界点
结尾
第五幕 在剧院工作
是大海,而不是孤岛
从大脑到身体
从身体到大脑:《蒸汽》
通往你的个人中心的旅程
行动分析法在作品中的应用
尾声
注释
著者:贝拉·莫琳,英国剧作家、演员,美国加州大学艺术与艺术指导学院教授,成功将表演与教学事业相结合,从事的表演工作主要是在Max Stafford-Clark的Out of Joint戏剧公司合作,同时她也在伯明翰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戏剧系任教。著有数本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其理念在戏剧中的应用相关的图书,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训练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工具箱》等。译者:李梦泽,2011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本科,2016年毕业于英国皇家中央演讲与戏剧学院高阶戏剧实践硕士,工作期间参与过多部戏剧创作,包括《万尼亚舅舅》《太太学堂》《亨利五世》等,并与包括俄罗斯、英国、法国等多国戏剧艺术家合作。现任职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世界著名的表演体系,对各国戏剧影视舞台表演产生深远影响。斯氏体系的核心要义是“在体验基础上再体现”,而本书作者贝拉·莫琳所倡导的“心身一体的演员训练法”的坚实基础是“行动分析法”。这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生命后阶段来不及落实与践行的排练方式,而他的继承者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将这种“传说”变为了“事实”,并且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主流的演员训练手段。这是对斯氏已有认知体系的超越,书中清晰描述的贝拉·莫琳在莫斯科的学习心得与回到英国后的表演实践也让其肯定了“行动分析法”的实用性。本书是一部实实在在的表演技巧手册,是表演艺术理论方面的一部重要专著,更可作为戏剧表演从业者、表演专业师生、青年演员和表演艺术爱好者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