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少年的大师国史课
讲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001
节 商代文化 001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008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011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016
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 021
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021
第二节 奴 隶 023
第三节 庶 民 025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028
查看完整
节 商代文化 001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008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011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016
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 021
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021
第二节 奴 隶 023
第三节 庶 民 025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028
查看完整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具有多方面的修养,除史学外,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其涵盖面广,识见高明,富于现代批判精神。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著名史学家。他的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上古时代直到近代的中国历史,在叙述的同时,重点讲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文笔洗练,富有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其中第九讲之前的内容选自张荫麟先生的著作,第九讲以后的内容选自吕思勉先生的著作。编辑过程中将吕著部分原文由章变节,几节又合为一讲,讲之题目为编者自拟;张著部分只是将章改讲,题目、内文未作变动。
讲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001
节 商代文化 001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008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011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016
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 021
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021
第二节 奴 隶 023
第三节 庶 民 025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028
第五节 家 庭 031
第六节 士 032
第七节 宗 教 036
第八节 卿大夫 040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043
第三讲 霸国与霸业 046
节 楚的兴起 046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047
第三节 晋楚争霸 050
第四节 吴越代兴 055
第五节 郑子产 058
第四讲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063
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063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065
第三节 秦的变法 068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071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075
第五讲 秦始皇与秦帝国 080
节 吕不韦与嬴政 080
第二节 六国混一 082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085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090
第六讲 秦汉之际 094
节 陈胜之起灭 094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097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100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102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105
第七讲 大汉帝国的发展 109
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109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112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115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122
第八讲 改制与“革命” 125
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125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127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129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132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135
第九讲 东汉的复兴 140
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140
第二节 后汉的政治 143
第三节 两汉的制度 146
第四节 两汉对外的交通 149
第五节 两汉的学术 151
第六节 佛教和道教 155
第七节 两汉的社会 158
第十讲 世家大族的魏晋 161
节 三国的鼎立 161
第二节 晋的统一和内乱 164
第三节 南北朝的对峙 166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170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172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175
第十一讲 盛世隋唐 178
节 隋之统一与政治 178
第二节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181
第三节 隋唐的对外交通 183
第四节 隋唐的制度 185
第五节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188
第六节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191
第七节 隋唐的社会 195
第十二讲 积贫积弱的两宋 199
节 五代的混乱 199
第二节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202
第三节 变法和党争 205
第四节 辽夏金的兴起 207
第五节 宋和辽夏的关系 210
第六节 宋和金的关系 213
第七节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216
第八节 宋的制度和社会 220
第十三讲 迅速崛起的元帝国 224
节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224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交通 229
第三节 元的制度 231
第四节 元帝国的瓦解 235
第十四讲 缓慢发展的明朝 240
节 明初的政局 240
第二节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243
第三节 明末的政局 246
第四节 明的制度 250
第十五讲 盛极而衰的清朝 254
节 明清之际 254
第二节 清初的内政 258
第三节 鸦片战争 262
第四节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267
第五节 英法联军之役 273
第六节 晚清的政局 277
第七节 中日战争 282
第八节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286
第九节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290
第十节 清末的宪政运动 294
第十一节 清代的制度 297
第十二节 清代的学术 301
第十三节 清代的社会 305
第十六讲 辛亥革命及近世 309
节 清季的革命运动 309
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11
第三节 二次革命的经过 315
第四节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319
第五节 《二十一条》的交涉 321
第六节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324
第七节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
成立 327
第八节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330
第九节 国民革命的经过 332
第十节 日本的侵略东北 335
^ 收 起
节 商代文化 001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008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011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016
第二讲 周代的封建社会 021
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021
第二节 奴 隶 023
第三节 庶 民 025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028
第五节 家 庭 031
第六节 士 032
第七节 宗 教 036
第八节 卿大夫 040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043
第三讲 霸国与霸业 046
节 楚的兴起 046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047
第三节 晋楚争霸 050
第四节 吴越代兴 055
第五节 郑子产 058
第四讲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063
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063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065
第三节 秦的变法 068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071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075
第五讲 秦始皇与秦帝国 080
节 吕不韦与嬴政 080
第二节 六国混一 082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085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090
第六讲 秦汉之际 094
节 陈胜之起灭 094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097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100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102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105
第七讲 大汉帝国的发展 109
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109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112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115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122
第八讲 改制与“革命” 125
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125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127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129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132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135
第九讲 东汉的复兴 140
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140
第二节 后汉的政治 143
第三节 两汉的制度 146
第四节 两汉对外的交通 149
第五节 两汉的学术 151
第六节 佛教和道教 155
第七节 两汉的社会 158
第十讲 世家大族的魏晋 161
节 三国的鼎立 161
第二节 晋的统一和内乱 164
第三节 南北朝的对峙 166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制度 170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172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 175
第十一讲 盛世隋唐 178
节 隋之统一与政治 178
第二节 唐的开国及其盛世 181
第三节 隋唐的对外交通 183
第四节 隋唐的制度 185
第五节 隋唐的学术和文艺 188
第六节 唐中叶以后的政局 191
第七节 隋唐的社会 195
第十二讲 积贫积弱的两宋 199
节 五代的混乱 199
第二节 宋的统一及其初年的政治 202
第三节 变法和党争 205
第四节 辽夏金的兴起 207
第五节 宋和辽夏的关系 210
第六节 宋和金的关系 213
第七节 宋的学术思想和文艺 216
第八节 宋的制度和社会 220
第十三讲 迅速崛起的元帝国 224
节 元的勃兴和各汗国的创建 224
第二节 中西文化的交通 229
第三节 元的制度 231
第四节 元帝国的瓦解 235
第十四讲 缓慢发展的明朝 240
节 明初的政局 240
第二节 明朝的殖民事业和外患 243
第三节 明末的政局 246
第四节 明的制度 250
第十五讲 盛极而衰的清朝 254
节 明清之际 254
第二节 清初的内政 258
第三节 鸦片战争 262
第四节 太平天国和捻党之役 267
第五节 英法联军之役 273
第六节 晚清的政局 277
第七节 中日战争 282
第八节 维新运动和戊戌政变 286
第九节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290
第十节 清末的宪政运动 294
第十一节 清代的制度 297
第十二节 清代的学术 301
第十三节 清代的社会 305
第十六讲 辛亥革命及近世 309
节 清季的革命运动 309
第二节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311
第三节 二次革命的经过 315
第四节 帝制运动和护国军 319
第五节 《二十一条》的交涉 321
第六节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 324
第七节 中国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政府的
成立 327
第八节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 330
第九节 国民革命的经过 332
第十节 日本的侵略东北 335
^ 收 起
张荫麟(1905—1942),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具有多方面的修养,除史学外,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其涵盖面广,识见高明,富于现代批判精神。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著名史学家。他的史学研究通贯各时代,周瞻各领域,在中国通史、断代史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出了独到的贡献。
本书主要讲述了从上古时代直到近代的中国历史,在叙述的同时,重点讲述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文笔洗练,富有思想内涵和理论深度。其中第九讲之前的内容选自张荫麟先生的著作,第九讲以后的内容选自吕思勉先生的著作。编辑过程中将吕著部分原文由章变节,几节又合为一讲,讲之题目为编者自拟;张著部分只是将章改讲,题目、内文未作变动。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