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致谢
绪论
章 文化民族的再定义与戏剧传统的具体化——梅兰芳在日本首次亮相国际舞台
梅兰芳1919年和1924年访日时的历史与地缘政治背景
梅兰芳访日的政治、文化意义
日本人对于梅兰芳演出的准备、经营和公众接受
“支那趣味”
梅兰芳的味道和中国的味道
“他山之石”
乾旦、女形和女优
梅兰芳对日本戏剧的体验与看法
中国人对梅兰芳访日演出的反应
结论
第二章 作为“艺术大使”的“具有绅士风度的‘女士’”——梅兰芳1930年的访美
梅兰芳访美的动议与计划
中国人反对梅兰芳访美的声音
梅兰芳访美前美国人对中国戏剧和梅兰芳的认识
美国对梅兰芳表演的接受
20世纪前20年的美国戏剧
从写实主义中解脱出来
男扮女装的艺术
作为有形物质整体的身体与演员—舞者—歌手的总体艺术
诗性整体与综合艺术
中国艺术:古老的和异国的
何为受约束的、原始的或野蛮的? 何为先进的、现代的或文明的? ——戏剧现代性的定位
梅兰芳对美国舞台的影响
桑顿·怀尔德
梅兰芳对美国舞蹈的影响
余波:中国反应
结论
第三章 中华民族的荣誉还是耻辱——中国人对梅兰芳1935年访苏的争论
中国政府对梅兰芳访苏的支持
对中国戏剧意识形态与社会倾向的争论
对中国戏剧形式与内容关系的争论
对梅兰芳男扮女装的争论
有关中国戏剧象征主义的争论
文化与文学遗产的政治
梅兰芳渴望向苏联新戏剧学习
梅兰芳访苏的政治讽刺
中国人对梅兰芳访苏演出的反应
结论
第四章 学习“实践经验”——苏联戏剧对梅兰芳艺术的诠释与挪用
苏联对梅兰芳的接受
程式化戏剧和怪诞戏剧
节奏的戏剧
形象的戏剧
综合的戏剧
结论
第五章 置换的影响——布莱希特对梅兰芳艺术的分析诠释与功能重组
布莱希特有关梅兰芳和中国表演的文章的诞生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概念的谱系及其形成
布莱希特对梅兰芳艺术和中国表演的阐释
第四堵墙的缺席
“自我观察”与“自我间离”
引用还是认同? 中国经验
观众与观看艺术:认同与间离
结论
结论
有关本书论题的一些新思考和新发现
参考书目
索引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