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政治的本原
作者:张念 著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2
页数:243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305250217
ISBN-10:730525021X
去豆瓣看看
前言
第一章“平庸之恶”的难题
一 罪恶与不法
二 我愿,但我不能
三 没有判断就没有责任
第二章政治废墟上的考古学
一 逃避政治与逃避灾难
二 作为范例的城邦
第三章公共领域中的私人面具
一 现代“技艺人”
二 现代“局外人”
第四章感性判断的政治赋形
一 想象力和反思性
二 作为义务的共通感
附录 世界剧场的执着肯定者
后记
张念,生于1970年,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女性主义理论、政治哲学和文化理论领域的研究,著有《性别之伤与存在之痛——从黑格尔到精神分析》《性别政治与国家——论中国妇女解放》 《女人的理想国》等。
世界性的瓦解,第一次是以战争的形式,第二次是以病毒的形式,让现代人体会到阿伦特所说的“荒漠感”。而如何与自身相处,则成了整日忙这忙那的“常人”不得不面对的存在主义难题。如今,“亲近”和“靠近”成了最危险的举动,病毒以禁忌的形式提醒我们“抽象的暴政”与“远程的麻木”,提醒我们“肉身的离散”与“显现的匮缺”,尤其提醒现代人,“主体”一直处于逃亡之中。
自然灾害能够席卷并摧毁有形的事物,而政治灾害不仅能毁灭有形的事物,还会践踏无形的事物。根本而言,人不能控制自然灾害,但人在z低限度上能够预防政治灾害,去思考,去言说,去和身旁的伙伴一起练习这一切。哪怕风暴来临,至少也能像人一样地去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这是作为大洪水幸存者的阿伦特留给我们的珍贵思想遗产。
——张念
阿伦特拥有广泛的读者,却又以晦涩难懂著称。她的政治立场是什么?她是古典主义者吗?她属于现代性批判这个训练有素的庞大阵营吗?她认同雅典与耶路撒冷之争吗?
这位奇异的思想家不仅扩展了作为概念的政治,更重要的是她的思想总是在“生活世界”之中,陪伴着生命感受力的真切与确凿。本书正是以这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现象为出发点,试图在错综复杂的思想基座上,描画出阿伦特所强调的“政治感”的轮廓线。无论个人意愿如何,生命总是诞生于世界—政治之中。在这个诞生情境里,身体—行动—记忆成了故事的作者,而生命的荣耀与耻辱也总是来自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