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与成长 : 一个父亲高考前写给孩子的168个微信
师序 / 1
自序:陪伴与成长 / 4
第 1 封:半年读书心得 / 9
第 2 封:关于人的潜能 / 10
第 3 封:人生的美好 / 10
第 4 封:人生的知与行 / 11
第 5 封:培养良好的应考心态 / 12
第 6 封:怎么看待考试 / 13
第 7 封:珍视奋斗成果 / 13
第 8 封:磨砺强大的内心 / 14
查看完整
自序:陪伴与成长 / 4
第 1 封:半年读书心得 / 9
第 2 封:关于人的潜能 / 10
第 3 封:人生的美好 / 10
第 4 封:人生的知与行 / 11
第 5 封:培养良好的应考心态 / 12
第 6 封:怎么看待考试 / 13
第 7 封:珍视奋斗成果 / 13
第 8 封:磨砺强大的内心 / 14
查看完整
怎么和一个高中生儿子进行“有深度的交流”?很多家长常常苦思却不得其法。作者与儿子在一起时,更多时候是沉默的,不是一个妙语连珠的健谈父亲,但他内心渴望做些什么的情感是诚挚热切、源源不竭的,也是它驱使作者终找到了微信交流的方式: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而是倾诉家长当下在想什么,藉此让他观察一个过来人将怎样看待学业、经历时事、思考人生。
作者的儿子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书中写给儿子的168条微信,不是一个所谓的成功父亲在传经送宝,不是在讲述如何让孩子考进北大的“成功妙法”。如果说它们对高考生和家长有什么意义,作者认为只有一点:陪伴。未来,随着孩子成长成熟、成家立业,陪伴也许将是家长能做的。或陪伴在侧,或远远守望……
作者的儿子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书中写给儿子的168条微信,不是一个所谓的成功父亲在传经送宝,不是在讲述如何让孩子考进北大的“成功妙法”。如果说它们对高考生和家长有什么意义,作者认为只有一点:陪伴。未来,随着孩子成长成熟、成家立业,陪伴也许将是家长能做的。或陪伴在侧,或远远守望……
师序 / 1
自序:陪伴与成长 / 4
第 1 封:半年读书心得 / 9
第 2 封:关于人的潜能 / 10
第 3 封:人生的美好 / 10
第 4 封:人生的知与行 / 11
第 5 封:培养良好的应考心态 / 12
第 6 封:怎么看待考试 / 13
第 7 封:珍视奋斗成果 / 13
第 8 封:磨砺强大的内心 / 14
第 9 封:人生杂感 / 14
第 10 封:读书杂感 / 15
第 11 封:目标与能力要匹配 / 16
第 12 封:谈学习志向 / 17
第 13 封:对个人志向的反思 / 17
第 14 封:身心健康之源 / 18
第 15 封:大成必积于小善 / 19
第 16 封:任事,以“通透”二字为要 / 19
第 17 封:谈带团队之道 / 20
第 18 封:善待时间 / 21
第 19 封:我们由谁主宰 / 22
第 20 封:做学问以经世致用为要 / 23
第 21 封:谈做文章 / 25
第 22 封:一个小故事 / 26
第 23 封:读书之效 / 27
第 24 封:谈为学的本源 / 27
第 25 封:戒“傲” / 28
第 26 封:考试不可寄望于超水平发挥 / 29
第 27 封:个人成长,首在内心的成长 / 30
第 28 封:为己方能克己;克己方能成己 / 31
第 29 封:心不正、意不诚、志不切、身不修,不可以治学任事 / 32
第 30 封:谈“求速效”之弊 / 32
第 31 封:此心不动安如山 / 33
第 32 封:谈“从心上学” / 34
第 33 封:治学的关键,在功夫不间断 / 34
第 34 封:再谈做学问的志向 / 35
第 35 封:可持续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 36
第 36 封:谈“百无一用是书生” / 36
第 37 封:谈兴趣的神奇力量 / 37
第 38 封:好习惯与坏习惯 / 38
第 39 封:为学治业,“勤”为首 / 39
第 40 封:善用早晨时光 / 40
第 41 封:谈“学、问、思、辨、行” / 40
第 42 封:专谈“克己” / 41
第 43 封:我的“克己”功课 / 42
第 44 封:得人心者得天下 / 43
第 45 封:读《传习录》有感 / 44
第 46 封:松 / 45
第 47 封:我的两年“克己”课 / 45
第 48 封:我们应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46
第 49 封:必须打赢这一仗 / 47
第 50 封:战疫情,当以心之真勇毅 / 48
第 51 封:谈做事 / 50
第 52 封:打牢个人治学修养的根基 / 51
第 53 封:人比其他生物高明在何处 / 52
第 54 封:再谈做学问 / 52
第 55 封:群体长盛不衰的秘诀 / 54
第 56 封:家教之道,寓于父母自教之中 / 55
第 57 封:读书的“礼仪” / 59
第 58 封:余生治学,“归一”于心学 / 60
第 59 封:精一之道 / 61
第 60 封:为何“无欲”则刚 / 62
第 61 封:何为真包容,如何培养大度之心 / 63
第 62 封:学如何得之于心 / 64
第 63 封:修养之道 / 65
第 64 封:让你的“心”先过去 / 67
第 65 封:不患无功,唯患学业精与不精 / 68
第 66 封:欲成过人之功,必尽过人之力 / 70
第 67 封:读书“五勤” / 72
第 68 封:谈“明” / 74
第 69 封:关于“书法” / 76
第 70 封:再谈读书 / 78
第 71 封:谈“倔强” / 80
第 72 封:小球中的大道理 / 81
第 73 封:“读书”与“明理” / 84
第 74 封:修身之要,首在“敬”“慎” / 86
第 75 封:做任何事,当“一心一意” / 87
第 76 封:近日杂感 / 89
第 77 封:读史心得(1) / 91
第 78 封:读史心得(2) / 93
第 79 封:驭物而不驭于物 / 95
第 80 封:若圣贤遇此,当何以处之? / 97
第 81 封:面对世界大变局,当何以处之? / 98
第 82 封:何为自省中的“洞彻隐微” / 99
第 83 封:事之成效,首决于“明” / 100
第 84 封:读书杂感 / 103
第 85 封:对“诚信”的沉思 / 104
第 86 封:心灵成长之路——48 周岁的驻足回望 / 107
第 87 封:习惯无论好坏,积得愈久愈深愈难改 / 110
第 88 封:事“做”到极致,方能悟得真切通透 / 111
第 89 封:什么是真正的乐观 / 112
第 9 封:善用的时间,才是生命 / 114
第 91 封:求索廓清黑暗的光明之源 / 116
第 92 封:近期杂感 / 117
第 93 封:治学的乐趣之源 / 118
第 94 封:天赋与努力 / 121
第 95 封:探索心灵成长的奥秘 / 122
第 96 封:破译语言的密码 / 125
第 97 封:学习的“头脑” / 129
第 98 封:文内之理 / 131
第 99 封:谈“学以致用” / 132
第 100 封:你先救谁? / 133
第 101 封:“三季人”与“四季人” / 136
第 102 封:温故何以能知新 / 137
第 103 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揭示了什么道理? / 139
第 104 封:望文生义“害死”人 / 140
第 105 封:解析“知行合一” / 142
第 106 封:学习的“知行合一” / 147
第 107 封:我的藏书分类 / 148
第 108 封:好书与坏书 / 151
第 109 封:谈“格局” / 153
第 110 封:两个“世界” / 156
第 111 封:修养之用意,为何? / 161
第 112 封:永远行驶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航道上 / 164
第 113 封:听从内心良知的指引 / 170
第 114 封:治学“三步”曲 / 177
第 115 封:突破“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魔咒 / 179
第 116 封:心灵模式三元素:名、实、理 / 183
第 117 封:除“六害” / 184
第 118 封:读书时应开启的心灵模式 / 186
第 119 封:品味人生 / 189
第 120 封:修养之难,在于胜己 / 193
第 121 封:论“简单”与“复杂” / 195
第 122 封:放松与专注 / 200
第 123 封: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该拥抱谁? / 203
第 124 封:人到中年,再聊“学习” / 205
第 125 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 209
第 126 封:学会与“反对者”相处 / 213
第 127 封:我眼中的高考 / 218
第 128 封:学习需要系统思维——关于复习 / 222
第 129 封:高考 29 年后的反思 / 223
第 130 封:学习应树立的系统思维和意识 / 226
第 131 封:明白地活着 / 229
第 132 封:学习是“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复制” / 233
第 133 封: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 238
第 134 封:谈行动力 / 239
第 135 封:聪明人的十戒、八贵 / 241
第 136 封:谈“目的” / 243
第 137 封:沉静的果敢 / 246
第 138 封:好的思考 / 250
第 139 封:谈“好心态” / 255
第 14 封:再谈读书 / 260
第 141 封:详解“温故知新”——认知的成长 / 262
第 142 封:“心向自我”时的样子 / 267
第 143 封:清除“标签”效应 / 272
第 144 封:语言之美 / 276
第 145 封:再谈“写大字” / 278
第 146 封:高考策论 / 282
第 147 封:高考策论(2.0 版) / 287
第 148 封:高考是紧张的,同时也是美好的 / 291
第 149 封:沉浸式阅读 / 293
第 150 封:“正在进行,而不是已经完成” / 299
第 151 封:把每一天,都当成后一天来过 / 302
第 152 封:读书学习要攻破的“关” / 304
第 153 封:从王阳明到海德格尔之一 / 306
第 154 封:“赢”在考前 / 308
第 155 封:谈良知——从王阳明到海德格尔之二 / 312
第 156 封:论学习思维 / 315
第 157 封:我的学习信条 / 318
第 158 封:谈谈心智的成长和训练 / 320
第 159 封:高考前的思维训练 / 326
第 160 封:学习散论 / 329
第 161 封:“病中”寄语 / 331
第 162 封:谈习惯 / 331
第 163 封:应考之“道” / 337
第 164 封:过去、当下、未来 / 339
第 165 封:如何看待“模拟考” / 341
第 166 封:高考策论(终结版) / 342
第 167 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 344
第 168 封:写在“英语”考前 / 345
后记:我心目中的“学在北大” / 347
参考文献 / 354
^ 收 起
自序:陪伴与成长 / 4
第 1 封:半年读书心得 / 9
第 2 封:关于人的潜能 / 10
第 3 封:人生的美好 / 10
第 4 封:人生的知与行 / 11
第 5 封:培养良好的应考心态 / 12
第 6 封:怎么看待考试 / 13
第 7 封:珍视奋斗成果 / 13
第 8 封:磨砺强大的内心 / 14
第 9 封:人生杂感 / 14
第 10 封:读书杂感 / 15
第 11 封:目标与能力要匹配 / 16
第 12 封:谈学习志向 / 17
第 13 封:对个人志向的反思 / 17
第 14 封:身心健康之源 / 18
第 15 封:大成必积于小善 / 19
第 16 封:任事,以“通透”二字为要 / 19
第 17 封:谈带团队之道 / 20
第 18 封:善待时间 / 21
第 19 封:我们由谁主宰 / 22
第 20 封:做学问以经世致用为要 / 23
第 21 封:谈做文章 / 25
第 22 封:一个小故事 / 26
第 23 封:读书之效 / 27
第 24 封:谈为学的本源 / 27
第 25 封:戒“傲” / 28
第 26 封:考试不可寄望于超水平发挥 / 29
第 27 封:个人成长,首在内心的成长 / 30
第 28 封:为己方能克己;克己方能成己 / 31
第 29 封:心不正、意不诚、志不切、身不修,不可以治学任事 / 32
第 30 封:谈“求速效”之弊 / 32
第 31 封:此心不动安如山 / 33
第 32 封:谈“从心上学” / 34
第 33 封:治学的关键,在功夫不间断 / 34
第 34 封:再谈做学问的志向 / 35
第 35 封:可持续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 36
第 36 封:谈“百无一用是书生” / 36
第 37 封:谈兴趣的神奇力量 / 37
第 38 封:好习惯与坏习惯 / 38
第 39 封:为学治业,“勤”为首 / 39
第 40 封:善用早晨时光 / 40
第 41 封:谈“学、问、思、辨、行” / 40
第 42 封:专谈“克己” / 41
第 43 封:我的“克己”功课 / 42
第 44 封:得人心者得天下 / 43
第 45 封:读《传习录》有感 / 44
第 46 封:松 / 45
第 47 封:我的两年“克己”课 / 45
第 48 封:我们应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46
第 49 封:必须打赢这一仗 / 47
第 50 封:战疫情,当以心之真勇毅 / 48
第 51 封:谈做事 / 50
第 52 封:打牢个人治学修养的根基 / 51
第 53 封:人比其他生物高明在何处 / 52
第 54 封:再谈做学问 / 52
第 55 封:群体长盛不衰的秘诀 / 54
第 56 封:家教之道,寓于父母自教之中 / 55
第 57 封:读书的“礼仪” / 59
第 58 封:余生治学,“归一”于心学 / 60
第 59 封:精一之道 / 61
第 60 封:为何“无欲”则刚 / 62
第 61 封:何为真包容,如何培养大度之心 / 63
第 62 封:学如何得之于心 / 64
第 63 封:修养之道 / 65
第 64 封:让你的“心”先过去 / 67
第 65 封:不患无功,唯患学业精与不精 / 68
第 66 封:欲成过人之功,必尽过人之力 / 70
第 67 封:读书“五勤” / 72
第 68 封:谈“明” / 74
第 69 封:关于“书法” / 76
第 70 封:再谈读书 / 78
第 71 封:谈“倔强” / 80
第 72 封:小球中的大道理 / 81
第 73 封:“读书”与“明理” / 84
第 74 封:修身之要,首在“敬”“慎” / 86
第 75 封:做任何事,当“一心一意” / 87
第 76 封:近日杂感 / 89
第 77 封:读史心得(1) / 91
第 78 封:读史心得(2) / 93
第 79 封:驭物而不驭于物 / 95
第 80 封:若圣贤遇此,当何以处之? / 97
第 81 封:面对世界大变局,当何以处之? / 98
第 82 封:何为自省中的“洞彻隐微” / 99
第 83 封:事之成效,首决于“明” / 100
第 84 封:读书杂感 / 103
第 85 封:对“诚信”的沉思 / 104
第 86 封:心灵成长之路——48 周岁的驻足回望 / 107
第 87 封:习惯无论好坏,积得愈久愈深愈难改 / 110
第 88 封:事“做”到极致,方能悟得真切通透 / 111
第 89 封:什么是真正的乐观 / 112
第 9 封:善用的时间,才是生命 / 114
第 91 封:求索廓清黑暗的光明之源 / 116
第 92 封:近期杂感 / 117
第 93 封:治学的乐趣之源 / 118
第 94 封:天赋与努力 / 121
第 95 封:探索心灵成长的奥秘 / 122
第 96 封:破译语言的密码 / 125
第 97 封:学习的“头脑” / 129
第 98 封:文内之理 / 131
第 99 封:谈“学以致用” / 132
第 100 封:你先救谁? / 133
第 101 封:“三季人”与“四季人” / 136
第 102 封:温故何以能知新 / 137
第 103 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揭示了什么道理? / 139
第 104 封:望文生义“害死”人 / 140
第 105 封:解析“知行合一” / 142
第 106 封:学习的“知行合一” / 147
第 107 封:我的藏书分类 / 148
第 108 封:好书与坏书 / 151
第 109 封:谈“格局” / 153
第 110 封:两个“世界” / 156
第 111 封:修养之用意,为何? / 161
第 112 封:永远行驶在属于“自己的”人生航道上 / 164
第 113 封:听从内心良知的指引 / 170
第 114 封:治学“三步”曲 / 177
第 115 封:突破“行百里者半九十”的魔咒 / 179
第 116 封:心灵模式三元素:名、实、理 / 183
第 117 封:除“六害” / 184
第 118 封:读书时应开启的心灵模式 / 186
第 119 封:品味人生 / 189
第 120 封:修养之难,在于胜己 / 193
第 121 封:论“简单”与“复杂” / 195
第 122 封:放松与专注 / 200
第 123 封: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该拥抱谁? / 203
第 124 封:人到中年,再聊“学习” / 205
第 125 封: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 209
第 126 封:学会与“反对者”相处 / 213
第 127 封:我眼中的高考 / 218
第 128 封:学习需要系统思维——关于复习 / 222
第 129 封:高考 29 年后的反思 / 223
第 130 封:学习应树立的系统思维和意识 / 226
第 131 封:明白地活着 / 229
第 132 封:学习是“主动创造”,而不是“被动复制” / 233
第 133 封:养成良好“作息”习惯 / 238
第 134 封:谈行动力 / 239
第 135 封:聪明人的十戒、八贵 / 241
第 136 封:谈“目的” / 243
第 137 封:沉静的果敢 / 246
第 138 封:好的思考 / 250
第 139 封:谈“好心态” / 255
第 14 封:再谈读书 / 260
第 141 封:详解“温故知新”——认知的成长 / 262
第 142 封:“心向自我”时的样子 / 267
第 143 封:清除“标签”效应 / 272
第 144 封:语言之美 / 276
第 145 封:再谈“写大字” / 278
第 146 封:高考策论 / 282
第 147 封:高考策论(2.0 版) / 287
第 148 封:高考是紧张的,同时也是美好的 / 291
第 149 封:沉浸式阅读 / 293
第 150 封:“正在进行,而不是已经完成” / 299
第 151 封:把每一天,都当成后一天来过 / 302
第 152 封:读书学习要攻破的“关” / 304
第 153 封:从王阳明到海德格尔之一 / 306
第 154 封:“赢”在考前 / 308
第 155 封:谈良知——从王阳明到海德格尔之二 / 312
第 156 封:论学习思维 / 315
第 157 封:我的学习信条 / 318
第 158 封:谈谈心智的成长和训练 / 320
第 159 封:高考前的思维训练 / 326
第 160 封:学习散论 / 329
第 161 封:“病中”寄语 / 331
第 162 封:谈习惯 / 331
第 163 封:应考之“道” / 337
第 164 封:过去、当下、未来 / 339
第 165 封:如何看待“模拟考” / 341
第 166 封:高考策论(终结版) / 342
第 167 封: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 344
第 168 封:写在“英语”考前 / 345
后记:我心目中的“学在北大” / 347
参考文献 / 354
^ 收 起
怎么和一个高中生儿子进行“有深度的交流”?很多家长常常苦思却不得其法。作者与儿子在一起时,更多时候是沉默的,不是一个妙语连珠的健谈父亲,但他内心渴望做些什么的情感是诚挚热切、源源不竭的,也是它驱使作者终找到了微信交流的方式:不是告诉孩子该如何,而是倾诉家长当下在想什么,藉此让他观察一个过来人将怎样看待学业、经历时事、思考人生。
作者的儿子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书中写给儿子的168条微信,不是一个所谓的成功父亲在传经送宝,不是在讲述如何让孩子考进北大的“成功妙法”。如果说它们对高考生和家长有什么意义,作者认为只有一点:陪伴。未来,随着孩子成长成熟、成家立业,陪伴也许将是家长能做的。或陪伴在侧,或远远守望……
作者的儿子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书中写给儿子的168条微信,不是一个所谓的成功父亲在传经送宝,不是在讲述如何让孩子考进北大的“成功妙法”。如果说它们对高考生和家长有什么意义,作者认为只有一点:陪伴。未来,随着孩子成长成熟、成家立业,陪伴也许将是家长能做的。或陪伴在侧,或远远守望……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