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戟 建安与三国 田晓菲
作者:田晓菲 著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3
页数:338
定价:68.00 元
ISBN-13:9787108073099
ISBN-10:7108073099
去豆瓣看看 英文版致谢
导 言
第一部 瘟疫
第一章 瘟疫与诗歌:重新思考建安
引言:回顾
“死亡诗社”
邺中“集”
诗论
怀旧的重演
查看完整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Early Medieval China)杂志主编。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秋水堂论金瓶梅》《“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影子与水文:秋水堂自选集》等。英文译著包括《微虫世界:一部太平天国回忆录》《颜之推集》。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参与主编并撰写《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公元900年)》。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哈佛大学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三国想象”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构建,就连“建安”本身也是后来形成的概念。早在三世纪后期,人们就已经带着怀旧的向往阅读建安时代的作品了。在后世浪漫化的三国叙述中,建安的意象,以其饮酒宴游、英雄气概、文采风流和男性情谊,一次又一次地复归,无论视作为潜文本,还是作为明确的主题。它渐渐地代表了一种失落的丰满,这丰满却从来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它代表了一个已逝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龙飞凤舞的传奇性人物,在他们身上,史实与虚构难解难分。
——田晓菲
“三国”与“建安”经历了一个从历史走向文学,从史实走向浪漫化的过程,这是一场迷人而又影响深远的建构。作者跨越了诗词、小说、电影、电视等雅俗载体,勾勒出“三国想象”的变迁史,在文本细读中寻觅被选择性遮蔽的文化信息,再现那段“历史”如何被建构成我们心中的“三国”:建安风骨、慷慨悲歌、浪漫豪情。
英文版致谢
导 言
第一部 瘟疫
第一章 瘟疫与诗歌:重新思考建安
引言:回顾
“死亡诗社”
邺中“集”
诗论
怀旧的重演
不像“建安”的建安
结语
第二章 绕树三匝:主公、臣僚、群落
引言:王粲的玉佩
食物与宴饮
礼物·书信·交换
结语
第二部 铜雀
第三章 南方视角:“扇的书写”
引言:南方视角
羽扇
洛阳记
铜雀
羽扇同人
统一帝国的诗学
结语
第四章 台与瓦:想象一座失落的城池
引言:邺城面面观
登台:早期作品
台上远望中的变化景观
反讽与批判:后代的变调
碎片化:铜雀砚
结语
第三部 赤壁
第五章 修复折戟
引言:折戟 253
地方与个人:出牧黄州
9世纪的南方转型
占有赤壁
东坡赤壁
小说家的眼光
银屏赤壁
结语
余论 被压抑者的复归
引用书目
^ 收 起 田晓菲,哈佛大学东亚系中国文学教授,《早期中古中国》(Early Medieval China)杂志主编。著有《尘几录:陶渊明与手抄本文化研究》《烽火与流星:萧梁王朝的文学与文化》《神游:早期中古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行旅写作》《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秋水堂论金瓶梅》《“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影子与水文:秋水堂自选集》等。英文译著包括《微虫世界:一部太平天国回忆录》《颜之推集》。参与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牛津中国现代文学手册》,参与主编并撰写《牛津中国古典文学手册(公元前1000-公元900年)》。曾担任哈佛大学东亚地域研究院主任,获哈佛大学卡波特奖、哈佛大学文理研究学院门德尔松优秀导师奖、美国学术团体协会孟旦百年中国艺术人文研究课题奖。
“三国想象”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构建,就连“建安”本身也是后来形成的概念。早在三世纪后期,人们就已经带着怀旧的向往阅读建安时代的作品了。在后世浪漫化的三国叙述中,建安的意象,以其饮酒宴游、英雄气概、文采风流和男性情谊,一次又一次地复归,无论视作为潜文本,还是作为明确的主题。它渐渐地代表了一种失落的丰满,这丰满却从来都只存在于想象之中;它代表了一个已逝的时代,这个时代充满龙飞凤舞的传奇性人物,在他们身上,史实与虚构难解难分。
——田晓菲
“三国”与“建安”经历了一个从历史走向文学,从史实走向浪漫化的过程,这是一场迷人而又影响深远的建构。作者跨越了诗词、小说、电影、电视等雅俗载体,勾勒出“三国想象”的变迁史,在文本细读中寻觅被选择性遮蔽的文化信息,再现那段“历史”如何被建构成我们心中的“三国”:建安风骨、慷慨悲歌、浪漫豪情。
比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