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给孩子的写作课:兴趣写作拿高分。传统是“背”好词好句好段;“读”满分作文,大语文时代启发和培养孩子写作天赋与兴趣,才能写出好作文。收录《人间草木》《朗读者》朗读篇目。

汪曾祺给孩子的写作课(记事卷)
001 记梦
梦见毕加索。毕加索画了很多画。起初画得很美,也好懂。后来画的, 却像狗叫。晨醒,想:恨不与此人同时,——同地。
004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我以为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引起读者对生活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对生 活、对人持欣赏的态度,这样读者的心胸就会比较宽厚,比较多情,从 而使自己变得较有文化修养,远离鄙俗,变得高尚一点、雅一点,自觉 地提高自己的人品。
009 偶笑集(选集)
《红楼梦》里一个丫头无端受到责备,心中不服,嘟嘟囔囔地说:“我又 怎么啦?我又没烧糊了洗脸水!”“我又没烧糊了洗脸水”,此语甚俊。
011 写字
二王书如清炖鸡汤,宋人书如棒棒鸡。清炖鸡汤是真味,但是吃惯了麻辣的用味,便觉得什么菜都不过瘾。一个人多“读”宋人字,便会终身 摆脱不开,明知趣味不高,也没有办法。
018 早茶笔记(三则)
我每天早起件事便是喝茶。我空着肚子喝茶时总要一个人坐着胡思 乱想。有时想到一点有意思的事,就写了下来。
024 礼拜天的早晨
洗澡实在是很舒服的事。是舒服的事。有甚么享受比它更完满,更丰 盛,更精致的?多好啊,这么懒洋洋的躺着,把身体交给了水,又厚又 温柔,一朵星云浮在火气里。
032 星期天
大妈把孩子们的衣裳洗出来了,晾满了一条一条长长的绳子。刚晾上去 不大一会儿,绳子上分量挺沉——真热闹,多少种颜色呀!
038 文章杂事
写意画要有随意性,不能过事经营,画得太理智。我作画,大体上有一 点构思,便信笔涂抹,墨色浓淡,并非预想。画中国画的快乐也在此。
048 七十书怀
我要诚恳地对这些青年作家说:不要这样。,不要“学”任何人。 第二,不要学我。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 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
058 七载云烟(节选)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 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西南联大”。
070 午门
旧戏、旧小说里每每提到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没有这回事。午门在紫禁 城里,三大殿的外面,这个地方哪能杀人呢!
073 国子监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北京文艺》叫我写一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 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从首都图书馆抱了几十本书回来,看了几天,看 得眼花气闷,而所得不多。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 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
089 踢毽子
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 毽子的,必遭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我们那里 毽子的踢法很复杂,花样很多。有小五套,中五套,大五套。
094 故乡的元宵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 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100 小贝编
人在梦里是个疯子,疯人想必不作梦,我有一个梦,梦成一句话:“秋 天是一节被删的文章。”
111 黑罂粟花
眼看光和热消逝了,竭力想找另一种东西来照耀漫漫长夜的,是韩愈; 沉湎于无限好景,以山头胭脂作脸上胭脂的,是温飞卿、李商隐;而李 长吉则是守在窗前,望着天,头晕了,脸苍白,眼睛里飞舞各种幻想。
119 读民歌札记(节选)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相教慎出入。石榴开花朵朵红, 蝴蝶寄信给蜜蜂:蜘蛛结网拦了路,水泡阳桥路不通。枯鱼作书,蝴蝶 寄信,真是无独有偶。
128 跑警报
有一个姓马的同学善于跑警报。他早起看天,只要是万里无云,不管 有无警报,他就背了一壶水,带点吃的,夹着一卷温飞卿或李商隐的诗,向郊外走去。
141 北京人的遛鸟
鸟为什么要“遛”?不遛不叫。鸟必须习惯于笼养,习惯于喧闹扰攘的 环境。等到它习惯于与人相处时,它就会尽情鸣叫。
146 一个暑假
小学毕业之暑假,我在三姑父孙石君家从韦先生学。我至今作文写字, 实得力于先生之指授。忆我从学之时,已经六十年矣,而先生之声容态度,闲闲雅雅,犹在耳目。
151 草巷口
从大淖往各家送草,都要经过一条巷子,因此这条巷子叫做草巷口。
159 看画
新巷口有一家“画匠店”,这是画画的作坊。他们画得很熟练,不会 有败笔。有些画法也使我得到启发。我在画匠店里常常能站着看一个 小时。
166 岁朝清供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170 宋朝人的吃喝
宋朝的面食品类甚多。我们现在叫做主食,宋人却叫“从食”。面食主要是饼。《水浒》动辄说“回些面来打饼”。
汪曾祺给孩子的写作课(议论卷)
001语文短简
鲁迅的《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女学堂越来越不像话,我辈正经人确乎 犯不着和他们酱在一起”(手边无鲁迅集,所引或有出入)。“酱”字甚妙。
006论精品意识
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有“精品”。老是想钱,制造出来的不会是精 品,而是“凡品”。萝卜快了不洗泥,是糟蹋自己,老是搞凡品,是白活 了一场。
010谈风格
要形成个人的风格,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说,读自己喜欢的 书、对自己口味的书。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风格,要能认识自己、发 现自己,并且,应该不客气地说,欣赏自己。“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一个人很少愿意自己是另外一个人的。
022说短
现代读者是自由的,他不愿听人驱使,他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你只要 扼要地跟他谈一个人,一件事,不要过多地描写。作者好客观一点,尽 量闪在一边,让人物自己去行动,让读者自己接近人物。
028谈散文
当代散文是当代人写,写给当代人看的,口语不妨稍多,但是过多地使 用口语,甚至大量地掺入市井语言,就会显得油嘴滑舌,如北京人所说 的:“贫”。
032揉面
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 是他没有说出来。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
043谈读杂书
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 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这样较易溶入自己的笔下。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之 谈。青年作家,不妨试试。
046传神
作为初学写作者,知道这些方法,并且有意识地作一些练习,学习用几句 话捉住一个人的神情,描绘若干双眼睛,尝试从别人的反映来写人,是有 好处的。这可以锻练自己的艺术感觉,并且这也是积累生活的验方。生活 和艺术感是互相渗透,互为影响的。
054漫话作家的责任感
你写作品时候,就是要考虑怎样把作品写好,你不可能在写作时就先考虑 你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059文学语言杂谈
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差的语言,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准确。每一句话 只有一个好的说法,作为一个作者来说,你就是要找到那个好的说法。
078小说创作随谈
什么叫“创作自由”?我认为这个“创作自由”不只是说政治尺度的宽窄, 容许写什么,不容许写什么。我认为要获得创作自由,有一个前提,那就 是一个作家对生活要非常熟悉,熟悉得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挥洒自如,那 才有了真正的创作自由了。
094小说技巧常谈
“话到嘴边留半句”,在一点就破的地方,偏偏不要去点。在“裉节儿” 上,“七寸三分”的地方,一定要“留”得住。
107小说笔谈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 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急于要告诉人一件什么事, 还想告诉人这件事当中包含的道理,面红耳赤,是不会使人留下印象的。
116美在众人反映中
用文字来为人物画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中外小说里的人物肖像都不 精彩。
121漫评《烟壶》
写小说,是跟人聊天,而且得相信听你聊天的人是个聪明解事,通情达理, 欣赏趣味很高的人,而且,他自己就会写小说,写小说的人要诚恳,谦虚, 不矜持,不卖弄,对读者十分地尊重。否则,读者会觉得你侮辱了他!
133谈谈风俗画
写风俗,不能离开人,不能和人物脱节,不能和故事情节游离。写风俗不 能留连忘返,收不到人物的身上。
147小小说是什么
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琢磨一句,都要想一想:这一句是 不是可以不写?尽量少写,写下来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那些没 有写下来的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这样才能做到 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154雁不栖树
雁不落在树上,只在田野苇丛间,这是常识,苏东坡会不知道么?
157猴年说命
我的儿子近看了我的散文,对他妈说:“爸还不老哎!”我听了很高兴。 人老了,怕思想僵化,死抱着多年形成而其实很陈旧的观念不撒手,自 以为有一种谁也没有交给他的历史使命,指手画脚,吹胡子瞪眼,成了北 京人所说的“老悖晦”,那可就没多大意思了。
161学话常谈
作诗文要知躲避。有些话不说。有些话不像别人那样说。至于把难说的 话容易地说出,举重若轻,不觉吃力,这更是功夫。
168谈题画
题画是中国特有的东西。西方画没有题字的。中国的题画并非从来就 有,唐画无题字者,宋人画也极少题字。一直到明代的工笔画家如吕 纪,也只是在画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写上一个名字。
171对仗•平仄
由于有对仗、平仄,就形成中国话的特有的语言美,特有的音乐感。
001 记梦
梦见毕加索。毕加索画了很多画。起初画得很美,也好懂。后来画的, 却像狗叫。晨醒,想:恨不与此人同时,——同地。
004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我以为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引起读者对生活的关心、对人的关心、对生 活、对人持欣赏的态度,这样读者的心胸就会比较宽厚,比较多情,从 而使自己变得较有文化修养,远离鄙俗,变得高尚一点、雅一点,自觉 地提高自己的人品。
009 偶笑集(选集)
《红楼梦》里一个丫头无端受到责备,心中不服,嘟嘟囔囔地说:“我又 怎么啦?我又没烧糊了洗脸水!”“我又没烧糊了洗脸水”,此语甚俊。
011 写字
二王书如清炖鸡汤,宋人书如棒棒鸡。清炖鸡汤是真味,但是吃惯了麻辣的用味,便觉得什么菜都不过瘾。一个人多“读”宋人字,便会终身 摆脱不开,明知趣味不高,也没有办法。
018 早茶笔记(三则)
我每天早起件事便是喝茶。我空着肚子喝茶时总要一个人坐着胡思 乱想。有时想到一点有意思的事,就写了下来。
024 礼拜天的早晨
洗澡实在是很舒服的事。是舒服的事。有甚么享受比它更完满,更丰 盛,更精致的?多好啊,这么懒洋洋的躺着,把身体交给了水,又厚又 温柔,一朵星云浮在火气里。
032 星期天
大妈把孩子们的衣裳洗出来了,晾满了一条一条长长的绳子。刚晾上去 不大一会儿,绳子上分量挺沉——真热闹,多少种颜色呀!
038 文章杂事
写意画要有随意性,不能过事经营,画得太理智。我作画,大体上有一 点构思,便信笔涂抹,墨色浓淡,并非预想。画中国画的快乐也在此。
048 七十书怀
我要诚恳地对这些青年作家说:不要这样。,不要“学”任何人。 第二,不要学我。我希望青年作家在起步的时候写得新一点,怪一点, 朦胧一点,荒诞一点,狂妄一点,不要过早地归于平淡。
058 七载云烟(节选)
日寇侵华,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被迫南迁,组成一个大学,在 长沙暂住,名为“临时大学”。后迁云南,改名“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简称“西南联大”。
070 午门
旧戏、旧小说里每每提到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没有这回事。午门在紫禁 城里,三大殿的外面,这个地方哪能杀人呢!
073 国子监
国子监,就是从前的大学。《北京文艺》叫我写一写国子监,我到国子监 去逛了一趟,不得要领。从首都图书馆抱了几十本书回来,看了几天,看 得眼花气闷,而所得不多。后来,我去找了一个“老”朋友聊了两个晚 上,倒像是明白了不少事情。
089 踢毽子
我们小时候踢毽子,毽子都是自己做的。鸡毛须是公鸡毛,用母鸡毛做 毽子的,必遭人笑话,只有刚学踢毽子的小毛孩子才这么干。我们那里 毽子的踢法很复杂,花样很多。有小五套,中五套,大五套。
094 故乡的元宵
孩子有自己的灯。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 的。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100 小贝编
人在梦里是个疯子,疯人想必不作梦,我有一个梦,梦成一句话:“秋 天是一节被删的文章。”
111 黑罂粟花
眼看光和热消逝了,竭力想找另一种东西来照耀漫漫长夜的,是韩愈; 沉湎于无限好景,以山头胭脂作脸上胭脂的,是温飞卿、李商隐;而李 长吉则是守在窗前,望着天,头晕了,脸苍白,眼睛里飞舞各种幻想。
119 读民歌札记(节选)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相教慎出入。石榴开花朵朵红, 蝴蝶寄信给蜜蜂:蜘蛛结网拦了路,水泡阳桥路不通。枯鱼作书,蝴蝶 寄信,真是无独有偶。
128 跑警报
有一个姓马的同学善于跑警报。他早起看天,只要是万里无云,不管 有无警报,他就背了一壶水,带点吃的,夹着一卷温飞卿或李商隐的诗,向郊外走去。
141 北京人的遛鸟
鸟为什么要“遛”?不遛不叫。鸟必须习惯于笼养,习惯于喧闹扰攘的 环境。等到它习惯于与人相处时,它就会尽情鸣叫。
146 一个暑假
小学毕业之暑假,我在三姑父孙石君家从韦先生学。我至今作文写字, 实得力于先生之指授。忆我从学之时,已经六十年矣,而先生之声容态度,闲闲雅雅,犹在耳目。
151 草巷口
从大淖往各家送草,都要经过一条巷子,因此这条巷子叫做草巷口。
159 看画
新巷口有一家“画匠店”,这是画画的作坊。他们画得很熟练,不会 有败笔。有些画法也使我得到启发。我在画匠店里常常能站着看一个 小时。
166 岁朝清供
“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才真是“岁朝清供”!
170 宋朝人的吃喝
宋朝的面食品类甚多。我们现在叫做主食,宋人却叫“从食”。面食主要是饼。《水浒》动辄说“回些面来打饼”。
汪曾祺给孩子的写作课(议论卷)
001语文短简
鲁迅的《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女学堂越来越不像话,我辈正经人确乎 犯不着和他们酱在一起”(手边无鲁迅集,所引或有出入)。“酱”字甚妙。
006论精品意识
必须有“精品意识”,才能有“精品”。老是想钱,制造出来的不会是精 品,而是“凡品”。萝卜快了不洗泥,是糟蹋自己,老是搞凡品,是白活 了一场。
010谈风格
要形成个人的风格,读和自己气质相近的书。也就是说,读自己喜欢的 书、对自己口味的书。一个人要使自己的作品有风格,要能认识自己、发 现自己,并且,应该不客气地说,欣赏自己。“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一个人很少愿意自己是另外一个人的。
022说短
现代读者是自由的,他不愿听人驱使,他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生活,你只要 扼要地跟他谈一个人,一件事,不要过多地描写。作者好客观一点,尽 量闪在一边,让人物自己去行动,让读者自己接近人物。
028谈散文
当代散文是当代人写,写给当代人看的,口语不妨稍多,但是过多地使 用口语,甚至大量地掺入市井语言,就会显得油嘴滑舌,如北京人所说 的:“贫”。
032揉面
好的语言都是平平常常的,人人能懂,并且也可能说得出来的语言——只 是他没有说出来。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
043谈读杂书
杂书的文字都写得比较随便,比较自然,不是正襟危坐,刻意为文,但自 有情致,而且接近口语。这样较易溶入自己的笔下。这是我的一点经验之 谈。青年作家,不妨试试。
046传神
作为初学写作者,知道这些方法,并且有意识地作一些练习,学习用几句 话捉住一个人的神情,描绘若干双眼睛,尝试从别人的反映来写人,是有 好处的。这可以锻练自己的艺术感觉,并且这也是积累生活的验方。生活 和艺术感是互相渗透,互为影响的。
054漫话作家的责任感
你写作品时候,就是要考虑怎样把作品写好,你不可能在写作时就先考虑 你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059文学语言杂谈
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差的语言,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准确。每一句话 只有一个好的说法,作为一个作者来说,你就是要找到那个好的说法。
078小说创作随谈
什么叫“创作自由”?我认为这个“创作自由”不只是说政治尺度的宽窄, 容许写什么,不容许写什么。我认为要获得创作自由,有一个前提,那就 是一个作家对生活要非常熟悉,熟悉得可以随心所欲,可以挥洒自如,那 才有了真正的创作自由了。
094小说技巧常谈
“话到嘴边留半句”,在一点就破的地方,偏偏不要去点。在“裉节儿” 上,“七寸三分”的地方,一定要“留”得住。
107小说笔谈
要把一件事说得有滋有味,得要慢慢地说,不能着急,这样才能体察人情 物理,审词定气,从而提神醒脑,引人入胜。急于要告诉人一件什么事, 还想告诉人这件事当中包含的道理,面红耳赤,是不会使人留下印象的。
116美在众人反映中
用文字来为人物画像,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中外小说里的人物肖像都不 精彩。
121漫评《烟壶》
写小说,是跟人聊天,而且得相信听你聊天的人是个聪明解事,通情达理, 欣赏趣味很高的人,而且,他自己就会写小说,写小说的人要诚恳,谦虚, 不矜持,不卖弄,对读者十分地尊重。否则,读者会觉得你侮辱了他!
133谈谈风俗画
写风俗,不能离开人,不能和人物脱节,不能和故事情节游离。写风俗不 能留连忘返,收不到人物的身上。
147小小说是什么
应该在写的时候就控制住自己的笔,每琢磨一句,都要想一想:这一句是 不是可以不写?尽量少写,写下来的便都是必要的,一句是一句。那些没 有写下来的仍然是存在的,存在于每一句的“上下左右”。这样才能做到 句有余味,篇有余意。
154雁不栖树
雁不落在树上,只在田野苇丛间,这是常识,苏东坡会不知道么?
157猴年说命
我的儿子近看了我的散文,对他妈说:“爸还不老哎!”我听了很高兴。 人老了,怕思想僵化,死抱着多年形成而其实很陈旧的观念不撒手,自 以为有一种谁也没有交给他的历史使命,指手画脚,吹胡子瞪眼,成了北 京人所说的“老悖晦”,那可就没多大意思了。
161学话常谈
作诗文要知躲避。有些话不说。有些话不像别人那样说。至于把难说的 话容易地说出,举重若轻,不觉吃力,这更是功夫。
168谈题画
题画是中国特有的东西。西方画没有题字的。中国的题画并非从来就 有,唐画无题字者,宋人画也极少题字。一直到明代的工笔画家如吕 纪,也只是在画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写上一个名字。
171对仗•平仄
由于有对仗、平仄,就形成中国话的特有的语言美,特有的音乐感。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后一个士大夫。”他的文字干净而传神,淡泊通透,如话家常,无不透露着他对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察与含情脉脉的打量。这位可爱的老人如一股清流,温暖人心——不管遇到什么境况,永远不消沉沮丧,始终守护心中的热情和生机,少俗虑,不悲观,兴致盎然地活着。
汪曾祺的散文用词朴素易懂、简洁凝练,结构严谨,写作技巧炉火纯青,本套书汇集文学大师汪曾祺,毕生阅读方法与心得;写作技巧与经验。从汪曾祺全集中精选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131篇文章,配汪曾祺先生精美插图48幅。并依据中小学作文考试分类方法,分为:人物卷、写景卷、记事卷、抒情卷、议论卷、游记卷,每类文章独立成册,有的放矢,让中小学生在阅读中读出好文笔。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