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树之果规则研究
作者:张鸿绪
出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022.7
页数:232
定价:46.00 元
ISBN-13:9787513081740
ISBN-10:7513081743
去豆瓣看看 目录
导论
节 毒树之果规则的主题引入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历史源流
节 源起判例:西夫索恩案
第二节 确立判例:纳顿案
第二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法理之探
节 “毒树”的内核述评
第二节 “毒树之果”的实质解读
第三节 毒树之果规则的本体思辨
第三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他山之石
节 大相径庭的普通法系国家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大陆法系国家
第四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借鉴之考
节 毒树之果规则的适用要求
第二节 毒树之果规则应否确立之争
第三节 构建毒树之果规则的必要性
第四节 我国刑事司法环境的转变
第五节 探索毒树之果规则的试点性实践
第五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中国方案
节 毒树之果规则的构建模式
第二节 “毒树之果”的排除程序
第三节 “毒树之果”的证明
第四节 毒树之果规则的救济措施
第六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制度保障
节 完善取证过程制度
第二节 完善证据制度
第三节 完善程序制裁机制
第七章 毒树之果规则的前景展望
节 毒树之果规则在司法实践中可能遇到的瓶颈
第二节 构建毒树之果规则将成为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张鸿绪,男,河北承德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师从法学泰斗陈光中先生。现任北京建筑大学城市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北京政府法制研究会专家讲师团成员、北京博士后联谊会副理事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刑事诉讼制度、监察制度、证据制度等。在《政法论丛》《社会科学家》《证据科学》《人民检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并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
司法实践表明,“毒树之果”在不同法系国家的刑事诉讼活动中均普遍存在,因此,应当如何对“毒树之果”的可采性进行审查认定成为各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进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本书以毒树之果规则为研究对象,围绕其基本理论、域外司法实践情况以及我国构建毒树之果规则的必要性和构建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构建毒树之果规则奠定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