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亚洲史研究的方法”课程要旨
单元:亚洲史/东部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讲 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引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区域、角度和影响
一、“元寇/蒙古袭来”的前前后后
二、“蒙古袭来”及其对东北亚诸国的直接冲击
三、“元寇”事件的历史意义:世界史的开端?
第二讲 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引言:不要画地为牢:把中国放进亚洲
一、“亚洲”或“东部亚洲”,凭什么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所谓亚洲或东部亚洲海域:它与欧洲的不同历史与文明
三、近世的东部亚洲海域:几个故事
四、超越国境:交错与纠缠的区域史
第三讲 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1990年以来历史学的变化趋势
一、仍然是历史、考古与语言:亚洲史研究在中国
二、物品:物质文化史的途径
三、人物:族群与文化融合的历史
四、书籍:图书中的亚洲史
五、事件:涉及亚洲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研究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讲 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引言:趋向现代:明治以来的东洋学
一、何为东洋?明治大正时代日本对中国周边之研究
二、“与欧人争胜”:欧洲东方学之刺激
三、“有如国土”:明治大正时代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学术取向之关系
四、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日本学者
五、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诸领域所受日本之影响
第二讲 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引言:关于环南海或东南亚的历史研究
一、东西学术史上的“南海”
二、法国东方学家的南海研究:以费琅、马司帛罗和伯希和为例
三、日本东洋学家的南海研究:以藤田丰八和石田干之助两部著作为中心
四、东西学术影响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界:以冯承钧为例
五、“南海”:历史课题与政治问题
六、有关南海的历史文献,以及《塞尔登地图》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部亚洲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讲 蒙古时代以后: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引言:历史的“关键时期”
一、妥协:亚洲东部局势的暂时稳定(1368—1405)
二、对峙:东部亚洲国际秩序的一段曲折(1403—1419)
三、冲突:“应永外寇”或“己亥东征”(1419)
四、再平衡:朝鲜通信使出使日本(1419—1420年及以后)
五、小结: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第二讲 十五至十九世纪的环东海南海海域
引言:从一部文献与一幅地图说起
一、“蒙古时代”之后:东部亚洲海域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海道超越了陆路:十五世纪后历史重心从西北转向东南
三、自西徂东:东部亚洲海域的秩序在十九世纪面临挑战
四、小结:对“中央欧亚”与“东亚”概念的反省:重提环东海南海海域研究之必要
【讨论:有关“东部亚洲海域”,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建议阅读论著】
第四单元:域外有关近世东部亚洲的历史文献举例
【问题:就算你研究中国史,是否中国史料就已足够?】
讲 揽镜自鉴: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域外史料?
引言:为什么有关中国的域外史料开始引起注意?
一、域外汉文史料的意义:举几个例子
二、域外汉文史料的意义(续):继续举例说明
三、为什么中国学界对此关注不够?
四、现代学术变化可能的又一波?
第二讲 有关东部亚洲与中国的日本文献举例
引言:且向东瀛寻逸史?
一、《华夷变态》
二、《唐通事会所日录》【附:《清俗纪闻》】
三、《通航一览》
四、《善邻国宝记》
五、《入明记》
【附说:明清中国有关日本的文献举例】
第三讲 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史料举例
引言:近的“邻居”,“汉”的文献
一、《韩国文集丛刊》
二、《承政院日记》及《同文汇考》
三、《通文馆志》
【附说:明清中国有关朝鲜的文献举例】
第四讲 有关朝鲜日本之间交往的通信使汉文文献
引言:什么是“通信使”?日朝之间的往来
一、朝鲜通信使的三类使命:修好睦邻、刺探情报、吊丧庆贺
二、通信使的影响:东亚文化的交流
三、现存朝鲜通信使文献:两种丛刊与《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第五讲 有关琉球的汉文文献
引言:十五、十六世纪亚洲东部海上贸易的中心
一、古琉球·琉球王国·纳入日本:琉球历史的简介
二、《历代宝案》
三、明清中国有关琉球历史的文献
四、注意朝鲜文献中的琉球
第六讲 有关越南与中国的汉文文献举例
引言:通过北寇叙述塑造认同:越南的历史文献
一、挣脱中原王朝的羁縻与控制:安南的独立史
二、《大越史记全书》的历史书写
三、其他史料:碑铭以及北使或燕行文献
【讨论:从各种汉文文献中看东亚的历史】
课程总结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