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推进:后小康时代的乡村振兴——以河南省为例
韩灵梅,1978年生,甘肃会宁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现为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种业安全、生态农业绩效评价。在《商业研究》《世界农业》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教师二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4项;作为负责人完成各级各类研究项目10余项。 高晓燕,1980年生,河南汝州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乡村文化振兴、英语语言文学。在《新闻爱好者》《作家》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6项;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厅级项目10余项。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乡村振兴之路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书以中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从回望视角对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进行认真总结、系统梳理,就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人才振兴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四大问题纳入“乡村发展”这一框架内分章 论述,并结合中部农业大省河南的实践案例进行佐证,以准确把握我国后小康时代乡村渐进式发展的重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寻经验依据与可能路径。
目录
章导论
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回顾
一、研究综述
二、相关理论回顾
第三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相关问题的界定
一、关于乡村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乡村振兴“回望”的科学理解
三、关于乡村振兴“推进”的科学理解
四、关于“后小康时代”的科学理解
第二章后小康时代的开启
节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一、小康社会的历史渊源
二、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
第二节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攻坚
一、脱贫攻坚战略的提出背景
二、脱贫攻坚战略的思想源泉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
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四大特征
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
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第三节后小康时代的开启
第三章乡村振兴法治先行
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二、主要内容
三、乡村振兴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
一、立法背景
二、立法过程
三、立法意义
第三节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二、乡村振兴战略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有力抓手
三、乡村振兴战略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第四章我国乡村发展概况
节我国乡村发展基本概况
一、乡村建设概况
二、乡村农业概况
三、乡村农民概况
第二节乡村脱贫居民幸福感实证研究
一、 问卷设计、发放与数据处理
二、 脱贫后农村居民幸福感状况分析
三、脱贫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实证分析
四、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二、农业生产积极性不足
三、农村社会内部分化现象凸显
第五章乡村产业经济振兴
节乡村产业经济振兴的基础
一、总体经济发展成效
二、乡村经济发展成效
第二节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与成效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与意义
二、乡村产业经济振兴的成效:以河南省为例
第三节案例:洛阳沟域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沟域经济提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二、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路径
第四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探索
一、促进乡村基础设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度融合
二、要素激活,让乡村资源要素“动”起来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非农产业
四、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五、重视乡村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绿色农业
六、吸引社会资金,引导资本投入
第六章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节基本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
三、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乡村治理的现状与重点任务
一、我国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点
二、乡村基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乡村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
第三节案例:河南省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
一、河南省基层治理现代化溯源
二、洛阳市“基层 乡村”治理案例
三、洛阳市“基层 乡村”治理现代化满意度实证分析
第四节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探索
一、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五治”并进
第七章乡村人才振兴
节人才振兴的基础:文化教育事业
一、文化、教育事业概念界定
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积极作用与意义
三、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案例: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效率测度
一、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二、河南省义务教育服务评价及其效率测度
三、案例小结
第三节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探索
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二、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建立高效培养机制
三、推进“干中学”与“学中干”相结合,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四、推进城乡劳动力要素双向流动,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第四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参考
一、优先发展乡村义务教育,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二、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三、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乡村居民转型就业
四、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平台,加强城乡人才交流
第八章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节理论基础与现实逻辑
一、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逻辑
三、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实逻辑
第二节案例: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与评价指标
二、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
三、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
四、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率评价
第三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策略探索
一、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困境
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策略探索
第九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原则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与路径参考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参考
第三节案例: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成效
一、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二、河南省乡村振兴实践成效分析
三、实践成效之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后小康时代乡村振兴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收 起
章导论
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回顾
一、研究综述
二、相关理论回顾
第三节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相关问题的界定
一、关于乡村概念的界定
二、关于乡村振兴“回望”的科学理解
三、关于乡村振兴“推进”的科学理解
四、关于“后小康时代”的科学理解
第二章后小康时代的开启
节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
一、小康社会的历史渊源
二、小康社会的理论渊源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刻内涵
第二节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攻坚
一、脱贫攻坚战略的提出背景
二、脱贫攻坚战略的思想源泉
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成果
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四大特征
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
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伟大意义
第三节后小康时代的开启
第三章乡村振兴法治先行
节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一、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历史必然性
二、主要内容
三、乡村振兴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成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立法
一、立法背景
二、立法过程
三、立法意义
第三节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意义
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二、乡村振兴战略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有力抓手
三、乡村振兴战略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四、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第四章我国乡村发展概况
节我国乡村发展基本概况
一、乡村建设概况
二、乡村农业概况
三、乡村农民概况
第二节乡村脱贫居民幸福感实证研究
一、 问卷设计、发放与数据处理
二、 脱贫后农村居民幸福感状况分析
三、脱贫后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实证分析
四、提升乡村居民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第三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差距依然明显
二、农业生产积极性不足
三、农村社会内部分化现象凸显
第五章乡村产业经济振兴
节乡村产业经济振兴的基础
一、总体经济发展成效
二、乡村经济发展成效
第二节乡村产业振兴的意义与成效
一、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与意义
二、乡村产业经济振兴的成效:以河南省为例
第三节案例:洛阳沟域经济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沟域经济提出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二、洛阳市沟域经济发展路径
第四节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制探索
一、促进乡村基础设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深度融合
二、要素激活,让乡村资源要素“动”起来
三、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非农产业
四、推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五、重视乡村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绿色农业
六、吸引社会资金,引导资本投入
第六章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
节基本概述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意义
三、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主要表现
第二节乡村治理的现状与重点任务
一、我国乡村治理的主要任务点
二、乡村基层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乡村基层治理的重点任务
第三节案例:河南省乡村治理现代化实践
一、河南省基层治理现代化溯源
二、洛阳市“基层 乡村”治理案例
三、洛阳市“基层 乡村”治理现代化满意度实证分析
第四节推进乡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探索
一、强化乡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
二、“五治”并进
第七章乡村人才振兴
节人才振兴的基础:文化教育事业
一、文化、教育事业概念界定
二、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积极作用与意义
三、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案例:河南省乡村人才振兴效率测度
一、河南省义务教育发展现状
二、河南省义务教育服务评价及其效率测度
三、案例小结
第三节乡村人才振兴的机制探索
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建立有效保障机制
二、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建立高效培养机制
三、推进“干中学”与“学中干”相结合,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四、推进城乡劳动力要素双向流动,建立良性互动机制
第四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路径参考
一、优先发展乡村义务教育,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
二、继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三、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乡村居民转型就业
四、积极构建城乡一体化就业平台,加强城乡人才交流
第八章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节理论基础与现实逻辑
一、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人居环境的理论逻辑
三、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实逻辑
第二节案例: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实践成效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政策与评价指标
二、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现状
三、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评价
四、河南省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效率评价
第三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策略探索
一、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面临的困境
二、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策略探索
第九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与原则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目标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与路径参考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问题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参考
第三节案例:河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成效
一、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二、河南省乡村振兴实践成效分析
三、实践成效之实证结果分析
第四节后小康时代乡村振兴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收 起
韩灵梅,1978年生,甘肃会宁人,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现为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种业安全、生态农业绩效评价。在《商业研究》《世界农业》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第十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指导教师二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4项;作为负责人完成各级各类研究项目10余项。 高晓燕,1980年生,河南汝州人,文学硕士,副教授。现任河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党建、乡村文化振兴、英语语言文学。在《新闻爱好者》《作家》等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社科联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6项;完成省部级项目4项,厅级项目10余项。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国乡村振兴之路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本书以中国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背景,从回望视角对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进行认真总结、系统梳理,就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治理现代化、乡村人才振兴以及乡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四大问题纳入“乡村发展”这一框架内分章 论述,并结合中部农业大省河南的实践案例进行佐证,以准确把握我国后小康时代乡村渐进式发展的重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探寻经验依据与可能路径。
比价列表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