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明复回忆录(全2册)
我的少年
4 / 出生
4 / 家人
6 / 北平——我的出生地
13 / 南京趣事
16 / 重庆岁月
16 / 重庆村十七号
21 / “阎家老店”
24 / 周伯伯原来就是周恩来
25 / 难忘的巴蜀小学
查看完整
4 / 出生
4 / 家人
6 / 北平——我的出生地
13 / 南京趣事
16 / 重庆岁月
16 / 重庆村十七号
21 / “阎家老店”
24 / 周伯伯原来就是周恩来
25 / 难忘的巴蜀小学
查看完整
阎明复(1931— ),辽宁海城人,1931年11月出生于北平。战乱年月从小随父母不断迁徙。抗战时期,在重庆巴蜀小学、南开中学读书。1947年,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事翻译工作,1957年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7年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年恢复工作后,历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毛泽东著作编译室定稿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1年,任民政部副部长。1997年至今,历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会长、荣誉会长。 [1]
本书讲述了作者阎明复的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的成长经历,本书的重要部分是作者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翻译,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和就任中办翻译组组长期间,亲身经历的中苏两国关系、苏共与中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到出现裂痕,再到急剧恶化,中苏论战乃至断交的历史过程,以及作者“文革”期间的遭遇、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的一些经历。全书历史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人物、事件众多,而且语言文字亲切通俗,有很强的可读性。
我的少年
4 / 出生
4 / 家人
6 / 北平——我的出生地
13 / 南京趣事
16 / 重庆岁月
16 / 重庆村十七号
21 / “阎家老店”
24 / 周伯伯原来就是周恩来
25 / 难忘的巴蜀小学
30 / 重庆大轰炸
35 / “南开”往事
40 / 抗战,抗战,抗战!
42 / 为和平民主而斗争
45 / 跋涉在回东北的旅途上
45 / 别了,我的第二故乡重庆
47 / 沿长江而下到上海
49 / 大海呀,大海!
50 / 从天津到东北
52 / 穿行在东北大地上
56 / 我的父亲阎宝航
57 / 代号“阎政”
58 / 从基督教徒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61 / 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66 / 《阎宝航谈地下党工作的经验》
76 / 怀念、肯定、召唤
81 / 高素一生不容易,是有功的
我的大学岁月
89 / 短暂的团聚
92 / 东北大学
92 / 温暖的革命大家庭
94 / 学了两门课
95 / 不应该这样斗来斗去
97 / 哺育我成长的“哈外专”
99 / 刘亚楼校长
102 / 校长和老师
107 / 我的二哥
115 / 同窗岁月
见证历史:全总七年见证中苏友好
127 / 生活中新的一页
131 / 俄文翻译室:和苏联专家在一起
131 / 第一批苏联专家
143 / 第二批苏联专家
144 / 第三批苏联专家
151 / 新生力量
155 / 人民防空:苏联的经验
167 / 频繁的国际交往:国际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氛围
167 / 首次出国
170 / “友好列车”
173 / 中国工会访苏考察
181 / 结缘南斯拉夫
187 / 回访“标新立异”的南斯拉夫
195 / 第一次给毛主席当翻译
204 / 走一路辩论一路
215 / 访南印象
225 / 随领导人出访
225 / 随刘少奇出席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226 / 我见到斯大林
241 / 随赖若愚参加苏联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246 / 陪李富春访苏
265 / 随彭真率领的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苏联、东欧六国
306 / 全总的两位主要领导人
306 / 我所知道的李立三
315 / 赖若愚的遭遇
327 / 我在全总工作七年的体会:苏联专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贡献
见证历史:中南海十年见证中苏关系之变迁
331 / 中办翻译组的成立
331 / 我接了师哲的班
334 / 慈禧迎宾的“后殿”成了我们的办公地点
336 /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339 / 翻译组的工作
343 / 这里绝不是保险箱
345 / 1957:中苏蜜月
345 / 第一次重大外事翻译:伏老访华
365 / 苏共中的“反党集团”
380 / 1957 年莫斯科会议
437 / 1958:内外政策大转折,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437 / 发动“大跃进”,赶超英美
440 / 《和平和社会主义》杂志创刊会议
442 / 苏中联手批南
445 / 随陈云赴莫斯科参加“经互会”和“华约”首脑会议
449 / 头脑发热的年代
453 / 翻译组陆续编译:关于苏联的“赶超美国”
455 / 关于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问题
470 / 赫鲁晓夫秘密访华
516 / 炮打金门明显地给中苏关系投下了阴影
518 / 赫鲁晓夫批评“大跃进”、人民公社
522 / 1959:中苏同盟裂痕进一步加剧和公开化
522 / 苏共二十一大,拟取消“以苏联为首”的提法
523 / 随朱德访问波兰、匈牙利两国
526 / 苏联单方面撕毁“核援助”协议
527 / 中印关系和西藏问题,苏联迫不及待地指责盟友,公开中苏分歧
530 / 赫鲁晓夫再次抨击人民公社,毛泽东反应强烈
534 / 中苏裂痕逐步加剧
见证历史:中南海十年见证中苏关系之变迁(续)
543 / 1960: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543 / 揭开了中苏两党争论的序幕
549 / “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支持
550 / 世界工联理事会北京会议和贝利绍娃事件
556 / 布加勒斯特会议:围攻中共的突然袭击;“硬着头皮顶住!
588 / 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到了国家关系
597 / 群众和历史将做出结论
599 / 一赴莫斯科:中苏两党会谈
656 / 二赴莫斯科:二十六国文件起草委员会会议
683 / 三赴莫斯科: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707 / 1961:中苏关系的缓和与论战再起
707 / 中苏关系短暂的缓和期
712 / 他要整阿尔巴尼亚,我们一直是反对的
716 / 我们翻译组的任务
717 / 周恩来率团出席苏共二十二大
722 / 中苏之间摩擦又起
725 / 1962:中苏论战“暗潮涌动”
725 / 拒绝中共中央召开兄弟党会议的建议
731 / 新疆边民外逃事件和蒋介石“反攻”大陆
732 / 王稼祥: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
735 / 防止核扩散问题和加勒比海危机
738 / 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苏联起的恰恰是相反的作用
739 / 停止出版《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
740 / 赫鲁晓夫导演的一场场反华闹剧,把国际共运一步步推向无法挽回的分裂深渊
765 / 公开论战是从苏共二十二大开始的
767 / 1963:中苏分歧由内部争论演变为公开论战
767 / 他们挑起公开论战,“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768 / 毛主席决定发表双方信件,“将赫鲁晓夫一军”
776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792 / 中苏两党会谈,很可能是一场恶战;我们的方针是:一破二拖
797 / 九次会谈:中共代表团以最大的耐心、最大的努力寻求两党团结
842 / 中苏分歧由内部争论逐步演变为公开论战
847 / 1964:中苏笔墨酣战;更加坚定了毛主席“反修防修”的决心
847 / 放开手脚,堂堂正正地进行公开大论战了
851 / 罗党是来当说客,还是来摸底
854 / 公开论战还要继续下去
856 / 给赫鲁晓夫祝寿的贺电应该讲点儿实质问题
858 / 苏共中央意在强行召开国际会议
859 / 苏共中央全会满足了赫鲁晓夫“辞职”的请求
860 / 在“静观”中采取推动工作
862 / 改善同苏联关系的重大步骤
863 / 苏共新领导本身很虚弱,内部矛盾重重
871 / 1965:中苏“藕断丝连”;翻译组的任务越来越少
871 / 柯西金企图说服中共参加国际共运会议
873 / 中苏两党领导人最后的会面;最后一次给毛主席当翻译
875 / 赫鲁晓夫分裂主义继承者的“莫斯科三月会议”
876 / “文革”前最后一次出国:陪同彭真访问印度尼西亚
884 / 杨尚昆被免去中办主任职务;中办翻译组的任务越来越少了
885 / 1966:中苏两党中断一切往来;中办翻译组终结
885 / 中共拒绝派团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888 / 中办翻译组终结
890 / 回顾与反思
891 / 先来看一下苏联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总结》
903 / 关于中苏分歧,邓小平早已做出了精辟的论断
907 /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有什么责任”
918 / 见证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中苏关系复苏
922 / 作为见证者的希望……
“文革”十年
926 / 山雨欲来风满楼
926 / 参加“四清”
928 / 初露端倪
931 / 中办“文革”点滴
931 / 形势急转直下
932 / 我所了解的戚本禹
935 / 后楼“文革”
936 / 中办“学习班”
938 / 批斗大会
940 / “砸碎‘学习班’,回家闹革命”
941 / “‘杨家死党’的反扑”
944 / “思想汇报”
955 / “负隅顽抗”
960 / 我牵挂中的家人
968 / 风云突变
968 / 被隔离审查
968 / 我的父亲,生离死别
970 / “公审”、“逮捕”
973 / 秦城监狱七年半
973 / 代号:“67124”
976 / 看守、管理员
977 / 她“救”了我
979 / 第一次提审
981 / 第二次提审
983 / 我不能讲假话
985 / “不交代拉出去枪毙!”
986 / 为当事人澄清事实
988 / 囚徒生活
994 / 素未谋面的“难友”
998 / 囚室“趣事”
1002 / 传达最高指示
1004 / 亲人探监
1011 / 审查结论
1012 / 我真的疯过吗!
1018 / 我终于活着出来啦
1018 / 回家啦!
1020 / 慢慢地适应新的生活
1022 / 特殊关怀
1023 / 毛主席说,这些干部我都熟悉
1026 / “我的控诉!”
1026 / 我犯了什么罪?
1027 / 含冤入狱的何止我一人
1028 / 迫害我们,为了同一个政治目的
1029 / 事实证明根本没有“里通苏修”
1031 / 含冤而死的父亲
1034 / 株连“九族”
1036 / 感谢我们的党拨乱反正
1038 / 附:家破人亡
“大百科”精神
1055 / 和姜老在一起
1056 / 来自秦城监狱的百科倡导人
1058 / 和姜老一起草创出版社
1059 / 在争论中确定编纂方针
1062 / 我和我的百科同事们
1062 / “难友”编书
1063 / “招降纳叛”的故事
1070 / 大百科专业骨干队伍
1079 / 党和政府关怀下的“大百科“
1079 / 关怀与支持
1080 / 文化史上空前的伟大工程
1083 / 迈出早期与国外同行合作的步伐
1096 / “大百科”精神
1096 / 学习和交流的社风
1096 / 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1097 / 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1098 / 回到了在“大百科”的日子里
1105 / 附:参加莫斯科书展见闻
^ 收 起
4 / 出生
4 / 家人
6 / 北平——我的出生地
13 / 南京趣事
16 / 重庆岁月
16 / 重庆村十七号
21 / “阎家老店”
24 / 周伯伯原来就是周恩来
25 / 难忘的巴蜀小学
30 / 重庆大轰炸
35 / “南开”往事
40 / 抗战,抗战,抗战!
42 / 为和平民主而斗争
45 / 跋涉在回东北的旅途上
45 / 别了,我的第二故乡重庆
47 / 沿长江而下到上海
49 / 大海呀,大海!
50 / 从天津到东北
52 / 穿行在东北大地上
56 / 我的父亲阎宝航
57 / 代号“阎政”
58 / 从基督教徒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61 / 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66 / 《阎宝航谈地下党工作的经验》
76 / 怀念、肯定、召唤
81 / 高素一生不容易,是有功的
我的大学岁月
89 / 短暂的团聚
92 / 东北大学
92 / 温暖的革命大家庭
94 / 学了两门课
95 / 不应该这样斗来斗去
97 / 哺育我成长的“哈外专”
99 / 刘亚楼校长
102 / 校长和老师
107 / 我的二哥
115 / 同窗岁月
见证历史:全总七年见证中苏友好
127 / 生活中新的一页
131 / 俄文翻译室:和苏联专家在一起
131 / 第一批苏联专家
143 / 第二批苏联专家
144 / 第三批苏联专家
151 / 新生力量
155 / 人民防空:苏联的经验
167 / 频繁的国际交往:国际共产主义大家庭的氛围
167 / 首次出国
170 / “友好列车”
173 / 中国工会访苏考察
181 / 结缘南斯拉夫
187 / 回访“标新立异”的南斯拉夫
195 / 第一次给毛主席当翻译
204 / 走一路辩论一路
215 / 访南印象
225 / 随领导人出访
225 / 随刘少奇出席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
226 / 我见到斯大林
241 / 随赖若愚参加苏联工会第十一次代表大会
246 / 陪李富春访苏
265 / 随彭真率领的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苏联、东欧六国
306 / 全总的两位主要领导人
306 / 我所知道的李立三
315 / 赖若愚的遭遇
327 / 我在全总工作七年的体会:苏联专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贡献
见证历史:中南海十年见证中苏关系之变迁
331 / 中办翻译组的成立
331 / 我接了师哲的班
334 / 慈禧迎宾的“后殿”成了我们的办公地点
336 /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339 / 翻译组的工作
343 / 这里绝不是保险箱
345 / 1957:中苏蜜月
345 / 第一次重大外事翻译:伏老访华
365 / 苏共中的“反党集团”
380 / 1957 年莫斯科会议
437 / 1958:内外政策大转折,中苏关系出现裂痕
437 / 发动“大跃进”,赶超英美
440 / 《和平和社会主义》杂志创刊会议
442 / 苏中联手批南
445 / 随陈云赴莫斯科参加“经互会”和“华约”首脑会议
449 / 头脑发热的年代
453 / 翻译组陆续编译:关于苏联的“赶超美国”
455 / 关于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问题
470 / 赫鲁晓夫秘密访华
516 / 炮打金门明显地给中苏关系投下了阴影
518 / 赫鲁晓夫批评“大跃进”、人民公社
522 / 1959:中苏同盟裂痕进一步加剧和公开化
522 / 苏共二十一大,拟取消“以苏联为首”的提法
523 / 随朱德访问波兰、匈牙利两国
526 / 苏联单方面撕毁“核援助”协议
527 / 中印关系和西藏问题,苏联迫不及待地指责盟友,公开中苏分歧
530 / 赫鲁晓夫再次抨击人民公社,毛泽东反应强烈
534 / 中苏裂痕逐步加剧
见证历史:中南海十年见证中苏关系之变迁(续)
543 / 1960:中苏关系急剧恶化
543 / 揭开了中苏两党争论的序幕
549 / “四国首脑会议”流产,对赫鲁晓夫的支持
550 / 世界工联理事会北京会议和贝利绍娃事件
556 / 布加勒斯特会议:围攻中共的突然袭击;“硬着头皮顶住!
588 / 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到了国家关系
597 / 群众和历史将做出结论
599 / 一赴莫斯科:中苏两党会谈
656 / 二赴莫斯科:二十六国文件起草委员会会议
683 / 三赴莫斯科:八十一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
707 / 1961:中苏关系的缓和与论战再起
707 / 中苏关系短暂的缓和期
712 / 他要整阿尔巴尼亚,我们一直是反对的
716 / 我们翻译组的任务
717 / 周恩来率团出席苏共二十二大
722 / 中苏之间摩擦又起
725 / 1962:中苏论战“暗潮涌动”
725 / 拒绝中共中央召开兄弟党会议的建议
731 / 新疆边民外逃事件和蒋介石“反攻”大陆
732 / 王稼祥:对外援助要“量力而行”
735 / 防止核扩散问题和加勒比海危机
738 / 在中印边境问题上苏联起的恰恰是相反的作用
739 / 停止出版《和平和社会主义问题》杂志
740 / 赫鲁晓夫导演的一场场反华闹剧,把国际共运一步步推向无法挽回的分裂深渊
765 / 公开论战是从苏共二十二大开始的
767 / 1963:中苏分歧由内部争论演变为公开论战
767 / 他们挑起公开论战,“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768 / 毛主席决定发表双方信件,“将赫鲁晓夫一军”
776 /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之争
792 / 中苏两党会谈,很可能是一场恶战;我们的方针是:一破二拖
797 / 九次会谈:中共代表团以最大的耐心、最大的努力寻求两党团结
842 / 中苏分歧由内部争论逐步演变为公开论战
847 / 1964:中苏笔墨酣战;更加坚定了毛主席“反修防修”的决心
847 / 放开手脚,堂堂正正地进行公开大论战了
851 / 罗党是来当说客,还是来摸底
854 / 公开论战还要继续下去
856 / 给赫鲁晓夫祝寿的贺电应该讲点儿实质问题
858 / 苏共中央意在强行召开国际会议
859 / 苏共中央全会满足了赫鲁晓夫“辞职”的请求
860 / 在“静观”中采取推动工作
862 / 改善同苏联关系的重大步骤
863 / 苏共新领导本身很虚弱,内部矛盾重重
871 / 1965:中苏“藕断丝连”;翻译组的任务越来越少
871 / 柯西金企图说服中共参加国际共运会议
873 / 中苏两党领导人最后的会面;最后一次给毛主席当翻译
875 / 赫鲁晓夫分裂主义继承者的“莫斯科三月会议”
876 / “文革”前最后一次出国:陪同彭真访问印度尼西亚
884 / 杨尚昆被免去中办主任职务;中办翻译组的任务越来越少了
885 / 1966:中苏两党中断一切往来;中办翻译组终结
885 / 中共拒绝派团出席苏共二十三大
888 / 中办翻译组终结
890 / 回顾与反思
891 / 先来看一下苏联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总结》
903 / 关于中苏分歧,邓小平早已做出了精辟的论断
907 / 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有什么责任”
918 / 见证 20 世纪 80 年代末中苏关系复苏
922 / 作为见证者的希望……
“文革”十年
926 / 山雨欲来风满楼
926 / 参加“四清”
928 / 初露端倪
931 / 中办“文革”点滴
931 / 形势急转直下
932 / 我所了解的戚本禹
935 / 后楼“文革”
936 / 中办“学习班”
938 / 批斗大会
940 / “砸碎‘学习班’,回家闹革命”
941 / “‘杨家死党’的反扑”
944 / “思想汇报”
955 / “负隅顽抗”
960 / 我牵挂中的家人
968 / 风云突变
968 / 被隔离审查
968 / 我的父亲,生离死别
970 / “公审”、“逮捕”
973 / 秦城监狱七年半
973 / 代号:“67124”
976 / 看守、管理员
977 / 她“救”了我
979 / 第一次提审
981 / 第二次提审
983 / 我不能讲假话
985 / “不交代拉出去枪毙!”
986 / 为当事人澄清事实
988 / 囚徒生活
994 / 素未谋面的“难友”
998 / 囚室“趣事”
1002 / 传达最高指示
1004 / 亲人探监
1011 / 审查结论
1012 / 我真的疯过吗!
1018 / 我终于活着出来啦
1018 / 回家啦!
1020 / 慢慢地适应新的生活
1022 / 特殊关怀
1023 / 毛主席说,这些干部我都熟悉
1026 / “我的控诉!”
1026 / 我犯了什么罪?
1027 / 含冤入狱的何止我一人
1028 / 迫害我们,为了同一个政治目的
1029 / 事实证明根本没有“里通苏修”
1031 / 含冤而死的父亲
1034 / 株连“九族”
1036 / 感谢我们的党拨乱反正
1038 / 附:家破人亡
“大百科”精神
1055 / 和姜老在一起
1056 / 来自秦城监狱的百科倡导人
1058 / 和姜老一起草创出版社
1059 / 在争论中确定编纂方针
1062 / 我和我的百科同事们
1062 / “难友”编书
1063 / “招降纳叛”的故事
1070 / 大百科专业骨干队伍
1079 / 党和政府关怀下的“大百科“
1079 / 关怀与支持
1080 / 文化史上空前的伟大工程
1083 / 迈出早期与国外同行合作的步伐
1096 / “大百科”精神
1096 / 学习和交流的社风
1096 / 发扬民主,广开言路
1097 / 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1098 / 回到了在“大百科”的日子里
1105 / 附:参加莫斯科书展见闻
^ 收 起
阎明复(1931— ),辽宁海城人,1931年11月出生于北平。战乱年月从小随父母不断迁徙。抗战时期,在重庆巴蜀小学、南开中学读书。1947年,到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学习。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事翻译工作,1957年调任中共中央办公厅翻译组组长。“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67年被关进秦城监狱。1975年恢复工作后,历任中共中央编译局毛泽东著作编译室定稿员,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1年,任民政部副部长。1997年至今,历任中华慈善总会副会长、会长、荣誉会长。 [1]
本书讲述了作者阎明复的少年时代、大学岁月的成长经历,本书的重要部分是作者作为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翻译,在全国总工会工作和就任中办翻译组组长期间,亲身经历的中苏两国关系、苏共与中共两党关系的发展变化,见证了中苏关系由蜜月期到出现裂痕,再到急剧恶化,中苏论战乃至断交的历史过程,以及作者“文革”期间的遭遇、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工作的一些经历。全书历史时间跨度长,内容涉及人物、事件众多,而且语言文字亲切通俗,有很强的可读性。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