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尔巴哈文集(第7卷):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

费尔巴哈在他的许多著作中都研究了这个论题,且专门地有三本著作。首本是《论死与不死》,在1830年以笔名发表;1834年,费尔巴哈关于这一问题又发表了《亚培拉和赫罗依斯,或作家与人》;最后,在1846年,他又发表了《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这样,在最后这一本著作中,费尔巴哈关于不死问题有了尤其成熟的见解。关于这三本著作在发展费尔巴哈自己的观点中的地位和意义,他自己指出:“首本关于这个论题的论著,我是作为抽象的思想家来写的,第二本是在思维的本原与感性的本原之间的矛盾之支配下写成的,第三本则是站在那业经同感官相调和的思想家的立场上写成的;或者说,我作为哲学家写首本,作为幽默家写第二本,而作为人写第三本。”在评价最后这一本著作时,费尔巴哈着重指出,在这里,他“用不信来代替宗教信仰,用今世来代替彼世,用时间来代替永恒性,用本性来代替神性,用天文学的世俗的天来代替宗教上的天堂”。
本卷在1846年首次以单行本问世,当时还只包括现在这一版本的头四章;在1847年《费尔巴哈全集》第1版第3卷中,补充了“关于我的《论死与不死》”这篇评论以及“备考和例证”这一章;在1866年《费尔巴哈全集》第1版第10卷中,增加了“批判通常对不死观念,特别是民间的和古代的不死观念之解释”这一篇评论,并且还附有注释和引证,这篇评论,在1903年出版的《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第1卷中,作为第六章;阿列克谢耶夫根据1846年德文单行本(包括四章)首次把《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译成俄文,载于费尔巴哈的文集《论二元论和不死》中,于1908年出版。这部著作在俄文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中收入上卷,俄文版依据的是《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第1卷翻译和编排,又依据《费尔巴哈全集》第1版第3卷恢复了并译出了F.约德尔(F.Jodl)在第2版中删除的地点;俄文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中的这一著作由纳尔斯基译成俄文,译文由鲁宾对照德文原本和俄文节译本(1908年版,阿列克谢耶夫译)加以校订,这个俄译本也是首次俄文全译本;本卷依据《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第1卷译出。
本卷在1846年首次以单行本问世,当时还只包括现在这一版本的头四章;在1847年《费尔巴哈全集》第1版第3卷中,补充了“关于我的《论死与不死》”这篇评论以及“备考和例证”这一章;在1866年《费尔巴哈全集》第1版第10卷中,增加了“批判通常对不死观念,特别是民间的和古代的不死观念之解释”这一篇评论,并且还附有注释和引证,这篇评论,在1903年出版的《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第1卷中,作为第六章;阿列克谢耶夫根据1846年德文单行本(包括四章)首次把《从人本学观点论不死问题》译成俄文,载于费尔巴哈的文集《论二元论和不死》中,于1908年出版。这部著作在俄文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中收入上卷,俄文版依据的是《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第1卷翻译和编排,又依据《费尔巴哈全集》第1版第3卷恢复了并译出了F.约德尔(F.Jodl)在第2版中删除的地点;俄文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中的这一著作由纳尔斯基译成俄文,译文由鲁宾对照德文原本和俄文节译本(1908年版,阿列克谢耶夫译)加以校订,这个俄译本也是首次俄文全译本;本卷依据《费尔巴哈全集》第2版第1卷译出。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