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艺术体育)—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探索(1
作者:刘卫国 著
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 2023.3
丛书: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艺术体育)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506890014
ISBN-10:7506890011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体能训练基础理论
第一节 体能训练的概念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内容与价值
第三节 体能训练的测量与评价
第二章 体能训练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指导
第一节 体能训练的学科理论基础
第二节 体能训练的科学原理
第三节 体能训练的原则与方法
第三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力量素质训练与方法
第一节 力量素质训练概述
第二节 基础力量素质训练
第三节 核心力量素质训练
第四节 爆发力素质训练
第五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力量素质训练一点通
第四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速度素质训练与方法
第一节 速度素质训练概述
第二节 速度素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三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速度素质训练一点通
第五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耐力素质训练与方法
第一节 耐力素质训练概述
第二节 耐力素质训练手段与方法
第三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耐力素质训练一点通
第六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柔韧素质训练与方法
第一节 柔韧素质训练概述
第二节 柔韧素质训练手段与方法
第三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柔韧素质训练一点通
第七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灵敏与协调素质训练与方法
第一节 灵敏与协调素质训练概述
第二节 灵敏与协调素质训练手段与方法
第三节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灵敏与协调素质训练一点通
第八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专项体能训练探索
第一节 田径后备人才专项体能训练
第二节 游泳后备人才专项体能训练
第三节 球类项目后备人才体能训练
第四节 其他专项后备人才体能训练
第九章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体能训练的科学保障
第一节 合理的营养补充
第二节 运动疲劳的消除
第三节 运动伤病的处理
第四节 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刘卫国,生于1973年12月湖南衡阳人,本科与硕士均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运动生物力学学会委员。主要从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体育统计学与小球项目教学,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科技部、体育总局、广西社科、教育厅各级课题10余项,公开发表科学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CSSCI类科学论文18篇。
鲍亮,1983年出生,博士在读。安徽潜山人,铜陵学院体育部副教授。近年来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省部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6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黄海滨 ,1970年出生,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无锡体育学科中心组成员,现为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体艺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研究,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及参与省级及以上课题多次。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艺术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探索》主要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能训练展开全面的研究。首先,对体能训练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概括性的分析。其次,从后备竞技人才的身体发展规律以及年龄特点这一角度出发,结合先进的体能训练理念,为青少年的各项体能素质训练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并从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发育特点出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提出一套科学全面、富有创新性的体能训练方法。最后,结合青少年的体能训练需要,从营养补充、运动疲劳、运动损伤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高校学术研究论著丛刊(艺术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探索》结构合理、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并重,对我国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研究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