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机文集(套装共8册)
《孙机文集》
总 目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查看完整
总 目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查看完整
孙机,1929年生,山东青岛人。1949年在青岛本市读高中三年级。当年4月,受革命形势感召,只身投奔解放区,来到北京(时称北平),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的一名学员。1951年到北京市总工会宣传部文艺科工作,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任北京市工人业余文工团副团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0年毕业。1979年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其间,1986年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1989年当选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95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8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5年增聘为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 年被聘为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2010年被聘为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2018年任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所著之文多已收入《孙机文集》。
《孙机文集》共四种八册,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下)《中国古舆服研究》(上、下)《中国古文物论丛》(上、中、下)。
孙机先生生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以文献与文物相结合的论据为依托,对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有着深湛造诣。
孙机先生将其关于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等相关文章认真修订,重新编排,结集出版。所收文章经孙机先生亲自选定,孙先生说《文集》选收的都是“写得比较紧实的、真正解决了问题的、立得住的,那些有点松的文章就不收了”。所有文章都经过了重新改写、认真修订,补充了紧跟学术前沿的内容,给了文章以新的生命力。《孙机文集》既有对中国古代农业、工业、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使读者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产生文字和图像的直观认识;也包括…
查看完整
孙机先生生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以文献与文物相结合的论据为依托,对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有着深湛造诣。
孙机先生将其关于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等相关文章认真修订,重新编排,结集出版。所收文章经孙机先生亲自选定,孙先生说《文集》选收的都是“写得比较紧实的、真正解决了问题的、立得住的,那些有点松的文章就不收了”。所有文章都经过了重新改写、认真修订,补充了紧跟学术前沿的内容,给了文章以新的生命力。《孙机文集》既有对中国古代农业、工业、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使读者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产生文字和图像的直观认识;也包括…
查看完整
《孙机文集》
总 目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分册目录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一、农业与膳食 ………… 1
二、酒、茶、糖、烟 ………… 30
三、纺织与服装 ………… 59
四、建筑与家具 ………… 92
五、交通工具 ………… 139
六、冶 金 ………… 171
七、玉器、漆器、瓷器 ………… 194
八、文具、印刷、乐器 ………… 237
九、武 备 ………… 282
一○、科学技术 ………… 317
后记 ………… 339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一、农业 I ………… 1
起土、碎土农具
二、农业 Ⅱ ………… 5
犁
三、农业 Ⅲ ………… 9
播种、中耕农具
四、农业 Ⅳ ………… 13
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五、农业 V ………… 19
粮食加工用具
六、农业 Ⅵ ………… 24
作物品种
七、渔猎 ………… 30
八、手工工具 ………… 35
九、计量器 ………… 40
一○、窑业 ………… 47
一一、制盐,采矿 ………… 53
一二、冶铸 Ⅰ ………… 59
冶铁
一三、冶铸 Ⅱ ………… 65
铸铁的热处理,炼钢
一四、冶铸 Ⅲ ………… 71
铸造
一五、纺织 I ………… 77
蚕,桑,麻,纺织机具
一六、纺织 Ⅱ ………… 84
素,缣,纱,縠,罗,绮
一七、纺织 Ⅲ ………… 90
锦(1)
一八、纺织 Ⅳ ………… 94
锦(2)
一九、纺织 V ………… 99
刺绣,染色,印花
二○、纺织 Ⅵ ………… 105
布,纻布,叠布,褐,罽,绦
二一、漆器 ………… 110
二二、钱币 I ………… 121
二三、钱币 Ⅱ ………… 128
二四、车 I ………… 135
轺车, 车,轩车,安车
二五、车 Ⅱ ………… 141
辎车, 车,牛车,驼车
二六、车 Ⅲ ………… 146
斧车,鼓吹车,戏车
二七、车 Ⅳ ………… 150
轮、轴及其部件
二八、车 V ………… 156
车盖及其部件
二九、车 Ⅵ ………… 160
辕, ,衡,轭, ,銮,钖,衔,镳
三○、车 Ⅶ ………… 164
马车的组装与系驾法
三一、辇,鹿车,舆, ,担,负,戴,鞍具 ………… 168
三二、船 ………… 173
三三、武备 I ………… 178
戈,戟,矛,矟,锬, ,铍,铩
三四、武备 Ⅱ ………… 185
钺,长斧,长椎,棁,殳,棓,钺戟,钩镶
三五、武备 Ⅲ ………… 190
剑,刀,拍髀,匕首
三六、武备 Ⅳ ………… 196
弓,箭,镞,箙,椟丸,盾, 锜
三七、武备 V ………… 204
弩,礮
三八、武备 Ⅵ ………… 212
甲,胄
三九、旌旗,符节,金鼓,骑吹 ………… 218
四○、塞防设施 ………… 224
四一、建筑 Ⅰ ………… 232
版筑,构架,柱式
四二、建筑 Ⅱ ………… 238
屋顶,斗拱,藻井
四三、建筑 Ⅲ ………… 243
瓦,鸱尾,下水管
四四、建筑 Ⅳ ………… 248
砖
四五、建筑 V ………… 254
砌墙,铺地,门,窗
四六、建筑 Ⅵ ………… 260
阙,阙门
四七、建筑 Ⅶ ………… 266
高台建筑
四八、建筑 Ⅷ ………… 270
楼,台榭
四九、建筑 Ⅸ ………… 276
院落
五○、建筑 X ………… 280
庄园
五一、建筑 Ⅺ ………… 283
城,市,关,坞
五二、建筑 Ⅻ ………… 292
国都
五三、建筑 ⅪⅡ ………… 300
篅,囷,廪,仓,桥,栈道
五四、建筑 XⅣ ………… 307
厕,溷,厩,圈,埘,塘
五五、家具 Ⅰ ………… 312
枰,榻,床,席,镇,凭几,衣杆
五六、家具 Ⅱ ………… 318
案,檈,阁,几,虡,桌,匮,厨
五七、家具 Ⅲ ………… 324
承尘,屏风,帷幔,幄帐,步障,璧翣
五八、服饰 I ………… 329
笠,帽,冠,帻,冕,爵弁
五九、服饰 Ⅱ ………… 334
武士的弁、冠与头饰
六○、服饰 Ⅲ ………… 339
裈,袴,襦,褠,幑
六一、服饰 Ⅳ ………… 344
深衣,袍,襜褕
六二、服饰 V ………… 348
袿衣,妇女发式,首饰
六三、服饰 Ⅵ ………… 354
绶,佩剑
六四、服饰 Ⅶ ………… 358
带钩,带头,带扣,带
六五、服饰 Ⅷ ………… 364
履,舄,屦,靴,鞮,麤,行縢,袜,褽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六六、盥洗器,化妆用具 ………… 1
六七、镜 I ………… 8
六八、镜 Ⅱ ………… 11
六九、镜 Ⅲ ………… 15
七○、镜 Ⅳ,镜台 ………… 20
七一、文具Ⅰ ………… 25
笔,墨,砚,研钵,砚滴,书刀
七二、文具 Ⅱ ………… 32
简牍,帛书,玺印,封泥,泥筩
七三、文具 Ⅲ ………… 40
纸,石经
七四、算筹,圭表,漏壶,日晷,地动仪 ………… 45
七五、地图,星图 ………… 53
七六、医药 ………… 58
七七、饮食器 I ………… 64
鼎,匕,匙,敦,盛,柶
七八、饮食器 Ⅱ ………… 70
棜案,杯, ,杯笿,染器
七九、饮食器 Ⅲ ………… 76
卮,食 ,盌,盘,魁,角
八○、饮食器 Ⅳ ………… 81
尊,承旋, ,斗,勺
八一、饮食器 V ………… 85
壶,锺,钫,钘,罍,瓨,瓵
八二、饮食器 Ⅵ ………… 90
榼,椑
八三、饮食器 Ⅶ ………… 94
肖形尊
八四、饮食器 Ⅷ ………… 98
,斗,刁斗, ,杅,瓯, 镂,卢,资,瓮,汲酒器,罂, ,椭,樏,箸,
八五、蒸煮器与炊具 ………… 109
甗,釜,甑,鍪,锜,镬, ,烓,镟,灶
八六、炊爨,酿造 ………… 117
八七、笥,箧,簏,匴,笈,篚,笲,箪,盒 ………… 124
八八、日用杂品 ………… 128
八九、灯 I ………… 136
九○、灯 Ⅱ ………… 142
九一、熏炉 I ………… 146
九二、熏炉 Ⅱ ………… 151
九三、玉器 I ………… 155
九四、玉器 Ⅱ,玻璃器 ………… 161
九五、金银器 ………… 165
九六、乐器 I ………… 170
打击乐器
九七、乐器 Ⅱ ………… 176
管乐器
九八、乐器 Ⅲ ………… 181
弦乐器
九九、杂技 I ………… 187
一○○、杂技 Ⅱ ………… 191
一○一、娱乐 ………… 194
一○二、奴隶与刑徒遗物 ………… 201
一○三、宗教迷信物品 ………… 207
一○四、敛具 ………… 216
一○五、墓室 ………… 223
一○六、墓前立石 ………… 229
一○七、帝陵 ………… 234
一○八、少数民族文物 Ⅰ ………… 243
匈奴,乌桓,鲜卑
一○九、少数民族文物 Ⅱ ………… 252
南越
一一○、少数民族文物 Ⅲ ………… 259
滇,昆明
一一一、少数民族文物 Ⅳ ………… 265
夜郎,邛都,羌,巴蜀
一一二、少数民族文物 V ………… 275
西域各族
一一三、汉代与域外的文化交流 ………… 283
插图目录·上 ………… 293
插图目录·下 ………… 340
后记 ………… 377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一、始皇陵2号铜车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 ………… 1
二、略论始皇陵1号铜车 ………… 24
三、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 ………… 36
四、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 ………… 76
五、商周的“弓形器” ………… 98
六、辂 ………… 112
七、“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 ………… 124
八、唐代的马具与马饰 ………… 132
九、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一 ………… 165
一○、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二 ………… 227
一一、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三 ………… 307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一、周代的组玉佩 ………… 1
二、深衣与楚服 ………… 21
三、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 ………… 35
四、进贤冠与武弁大冠 ………… 48
五、说“金紫” ………… 78
六、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 ………… 86
七、从幞头到头巾 ………… 101
八、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 ………… 125
九、中国古代带具 ………… 162
一〇、霞帔坠子 ………… 215
一一、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 ………… 225
一二、五兵佩 ………… 243
一三、三子钗与九子铃 ………… 257
一四、玉屏花与玉逍遥 ………… 263
一五、明代的束发冠、 髻与头面 ………… 274
一六、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312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一、“后母戊鼎”不是“司母戊鼎” ………… 1
二、说爵 ………… 6
三、《曶鼎铭》释读中的一字之差 ………… 17
四、有刃车 与多戈戟 ………… 21
五、床弩考略 ………… 30
六、鼓与钲 ………… 38
七、古代城防二题 ………… 44
八、车战没落的原因 ………… 56
九、玉具剑与璏式佩剑法 ………… 62
一○、禽兽纹刀环 ………… 86
一一、仪锽 ………… 95
一二、蜀船纹戈 ………… 100
一三、说阆中之巴 ………… 106
一四、神龙出世六千年 ………… 113
一五、佛像的火焰肩与火焰背光 ………… 161
一六、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之渊源 ………… 177
一七、中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 ………… 192
一八、中国墨竹 ………… 203
一九、辽代绘画 ………… 246
二○、宣化辽金墓壁画拾零 ………… 258
二一、谈谈所谓“香妃画像” ………… 277
二二、古兰与今兰 ………… 283
二三、梅花插在哪里? ………… 289
二四、汉代的跳丸飞剑 ………… 295
二五、江陵凤凰山汉墓简文中的“大柙” ………… 301
二六、关于染器 ………… 310
二七、“温明”与“秘器” ………… 315
二八、说“和同开珎” ………… 325
二九、“三事儿” ………… 329
三○、刺鹅锥 ………… 332
三一、金明池上的龙舟和水戏 ………… 337
三二、中秋节·千秋镜·月宫镜 ………… 349
三三、合气砖与“一团和气” ………… 357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一、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代 ………… 1
二、秦代的“箕敛” ………… 13
三、从汉代看罗马 ………… 26
四、《汉画解读》中收录的拓片是否可信 ………… 41
五、“穆天子会见西王母”画像石质疑 ………… 56
六、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与题记 ………… 65
七、固原北魏漆棺画 ………… 73
八、百炼钢刀剑与相关问题 ………… 88
九、中国古代的平木工具 ………… 107
一○、托克托日晷 ………… 121
一一、汉代黄钟律管与量制的关系 ………… 134
一二、焦作窖藏出土的杆秤 ………… 139
一三、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 ………… 150
一四、再论“司南” ………… 180
一五、“丝绸之路展”感言 ………… 192
一六、建国以来西方古器物
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 ………… 204
一七、中国梵钟 ………… 231
一八、记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青铜鼓座 ………… 247
一九、唐·李寿墓石椁线刻《侍女图》、
《乐舞图》散记 ………… 252
二○、唐代的雕版印刷 ………… 302
二一、唐代的俑 ………… 315
二二、唐代的昆仑与僧祇 ………… 329
二三、从米芾《蜀素帖》中的一首诗说起 ………… 338
二四、镜台 ………… 346
二五、镇 ………… 353
二六、中国早期的眼镜 ………… 366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一、鸷鸟、神面与少昊 ………… 1
二、三足乌 ………… 19
三、古文物中所见之犀牛 ………… 24
四、古文物中所见之貘 ………… 36
五、麒麟与长颈鹿 ………… 42
六、猎 豹 ………… 50
七、金丝猴 ………… 60
八、唐代骏马 ………… 70
九、关于“黔驴” ………… 80
一○、 驹尊的造型是代表骡驹吗? ………… 84
一一、仙凡幽明之间
—汉画像石与“大象其生” ………… 91
一二、豆腐问题 ………… 160
一三、汉代有豆腐吗? ………… 169
一四、中国之谷物酒与蒸馏酒的起源 ………… 178
一五、中国古代的葡萄与葡萄酒 ………… 185
一六、释“清白各异樽” ………… 189
一七、中国古代茶具 ………… 195
一八、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 216
一九、魏晋时代的“啸” ………… 225
二○、滇文物小记 ………… 231
二一、凸瓣纹银器与水波纹银器 ………… 241
二二、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 ………… 259
二三、玛瑙兽首杯 ………… 277
二四、“明火”与“明烛” ………… 295
二五、水禽衔鱼 灯 ………… 310
二六、绞胎器与瘿器 ………… 317
二七、诸葛亮拿的是“羽扇”吗? ………… 324
二八、鹦鹉杯与力士铛 ………… 332
二九、大通银壶考 ………… 337
三○、关于一支“‘唐’镂牙尺” ………… 349
三一、《诗经名物新证》序 ………… 362
三二、沟通古文物研究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次实践
—评《古诗文名物新证》 ………… 367
三三、在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374
附录:
遇安诗存 ………… 379
作者获奖情况简介 ………… 387
跋(扬之水) ………… 389
^ 收 起
总 目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分册目录
第一册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
一、农业与膳食 ………… 1
二、酒、茶、糖、烟 ………… 30
三、纺织与服装 ………… 59
四、建筑与家具 ………… 92
五、交通工具 ………… 139
六、冶 金 ………… 171
七、玉器、漆器、瓷器 ………… 194
八、文具、印刷、乐器 ………… 237
九、武 备 ………… 282
一○、科学技术 ………… 317
后记 ………… 339
第二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
一、农业 I ………… 1
起土、碎土农具
二、农业 Ⅱ ………… 5
犁
三、农业 Ⅲ ………… 9
播种、中耕农具
四、农业 Ⅳ ………… 13
灌溉设施,收获农具
五、农业 V ………… 19
粮食加工用具
六、农业 Ⅵ ………… 24
作物品种
七、渔猎 ………… 30
八、手工工具 ………… 35
九、计量器 ………… 40
一○、窑业 ………… 47
一一、制盐,采矿 ………… 53
一二、冶铸 Ⅰ ………… 59
冶铁
一三、冶铸 Ⅱ ………… 65
铸铁的热处理,炼钢
一四、冶铸 Ⅲ ………… 71
铸造
一五、纺织 I ………… 77
蚕,桑,麻,纺织机具
一六、纺织 Ⅱ ………… 84
素,缣,纱,縠,罗,绮
一七、纺织 Ⅲ ………… 90
锦(1)
一八、纺织 Ⅳ ………… 94
锦(2)
一九、纺织 V ………… 99
刺绣,染色,印花
二○、纺织 Ⅵ ………… 105
布,纻布,叠布,褐,罽,绦
二一、漆器 ………… 110
二二、钱币 I ………… 121
二三、钱币 Ⅱ ………… 128
二四、车 I ………… 135
轺车, 车,轩车,安车
二五、车 Ⅱ ………… 141
辎车, 车,牛车,驼车
二六、车 Ⅲ ………… 146
斧车,鼓吹车,戏车
二七、车 Ⅳ ………… 150
轮、轴及其部件
二八、车 V ………… 156
车盖及其部件
二九、车 Ⅵ ………… 160
辕, ,衡,轭, ,銮,钖,衔,镳
三○、车 Ⅶ ………… 164
马车的组装与系驾法
三一、辇,鹿车,舆, ,担,负,戴,鞍具 ………… 168
三二、船 ………… 173
三三、武备 I ………… 178
戈,戟,矛,矟,锬, ,铍,铩
三四、武备 Ⅱ ………… 185
钺,长斧,长椎,棁,殳,棓,钺戟,钩镶
三五、武备 Ⅲ ………… 190
剑,刀,拍髀,匕首
三六、武备 Ⅳ ………… 196
弓,箭,镞,箙,椟丸,盾, 锜
三七、武备 V ………… 204
弩,礮
三八、武备 Ⅵ ………… 212
甲,胄
三九、旌旗,符节,金鼓,骑吹 ………… 218
四○、塞防设施 ………… 224
四一、建筑 Ⅰ ………… 232
版筑,构架,柱式
四二、建筑 Ⅱ ………… 238
屋顶,斗拱,藻井
四三、建筑 Ⅲ ………… 243
瓦,鸱尾,下水管
四四、建筑 Ⅳ ………… 248
砖
四五、建筑 V ………… 254
砌墙,铺地,门,窗
四六、建筑 Ⅵ ………… 260
阙,阙门
四七、建筑 Ⅶ ………… 266
高台建筑
四八、建筑 Ⅷ ………… 270
楼,台榭
四九、建筑 Ⅸ ………… 276
院落
五○、建筑 X ………… 280
庄园
五一、建筑 Ⅺ ………… 283
城,市,关,坞
五二、建筑 Ⅻ ………… 292
国都
五三、建筑 ⅪⅡ ………… 300
篅,囷,廪,仓,桥,栈道
五四、建筑 XⅣ ………… 307
厕,溷,厩,圈,埘,塘
五五、家具 Ⅰ ………… 312
枰,榻,床,席,镇,凭几,衣杆
五六、家具 Ⅱ ………… 318
案,檈,阁,几,虡,桌,匮,厨
五七、家具 Ⅲ ………… 324
承尘,屏风,帷幔,幄帐,步障,璧翣
五八、服饰 I ………… 329
笠,帽,冠,帻,冕,爵弁
五九、服饰 Ⅱ ………… 334
武士的弁、冠与头饰
六○、服饰 Ⅲ ………… 339
裈,袴,襦,褠,幑
六一、服饰 Ⅳ ………… 344
深衣,袍,襜褕
六二、服饰 V ………… 348
袿衣,妇女发式,首饰
六三、服饰 Ⅵ ………… 354
绶,佩剑
六四、服饰 Ⅶ ………… 358
带钩,带头,带扣,带
六五、服饰 Ⅷ ………… 364
履,舄,屦,靴,鞮,麤,行縢,袜,褽
第三册 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下
六六、盥洗器,化妆用具 ………… 1
六七、镜 I ………… 8
六八、镜 Ⅱ ………… 11
六九、镜 Ⅲ ………… 15
七○、镜 Ⅳ,镜台 ………… 20
七一、文具Ⅰ ………… 25
笔,墨,砚,研钵,砚滴,书刀
七二、文具 Ⅱ ………… 32
简牍,帛书,玺印,封泥,泥筩
七三、文具 Ⅲ ………… 40
纸,石经
七四、算筹,圭表,漏壶,日晷,地动仪 ………… 45
七五、地图,星图 ………… 53
七六、医药 ………… 58
七七、饮食器 I ………… 64
鼎,匕,匙,敦,盛,柶
七八、饮食器 Ⅱ ………… 70
棜案,杯, ,杯笿,染器
七九、饮食器 Ⅲ ………… 76
卮,食 ,盌,盘,魁,角
八○、饮食器 Ⅳ ………… 81
尊,承旋, ,斗,勺
八一、饮食器 V ………… 85
壶,锺,钫,钘,罍,瓨,瓵
八二、饮食器 Ⅵ ………… 90
榼,椑
八三、饮食器 Ⅶ ………… 94
肖形尊
八四、饮食器 Ⅷ ………… 98
,斗,刁斗, ,杅,瓯, 镂,卢,资,瓮,汲酒器,罂, ,椭,樏,箸,
八五、蒸煮器与炊具 ………… 109
甗,釜,甑,鍪,锜,镬, ,烓,镟,灶
八六、炊爨,酿造 ………… 117
八七、笥,箧,簏,匴,笈,篚,笲,箪,盒 ………… 124
八八、日用杂品 ………… 128
八九、灯 I ………… 136
九○、灯 Ⅱ ………… 142
九一、熏炉 I ………… 146
九二、熏炉 Ⅱ ………… 151
九三、玉器 I ………… 155
九四、玉器 Ⅱ,玻璃器 ………… 161
九五、金银器 ………… 165
九六、乐器 I ………… 170
打击乐器
九七、乐器 Ⅱ ………… 176
管乐器
九八、乐器 Ⅲ ………… 181
弦乐器
九九、杂技 I ………… 187
一○○、杂技 Ⅱ ………… 191
一○一、娱乐 ………… 194
一○二、奴隶与刑徒遗物 ………… 201
一○三、宗教迷信物品 ………… 207
一○四、敛具 ………… 216
一○五、墓室 ………… 223
一○六、墓前立石 ………… 229
一○七、帝陵 ………… 234
一○八、少数民族文物 Ⅰ ………… 243
匈奴,乌桓,鲜卑
一○九、少数民族文物 Ⅱ ………… 252
南越
一一○、少数民族文物 Ⅲ ………… 259
滇,昆明
一一一、少数民族文物 Ⅳ ………… 265
夜郎,邛都,羌,巴蜀
一一二、少数民族文物 V ………… 275
西域各族
一一三、汉代与域外的文化交流 ………… 283
插图目录·上 ………… 293
插图目录·下 ………… 340
后记 ………… 377
第四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上
一、始皇陵2号铜车对车制研究的新启示 ………… 1
二、略论始皇陵1号铜车 ………… 24
三、中国古独辀马车的结构 ………… 36
四、中国古马车的三种系驾法 ………… 76
五、商周的“弓形器” ………… 98
六、辂 ………… 112
七、“木牛流马”对汉代鹿车的改进 ………… 124
八、唐代的马具与马饰 ………… 132
九、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一 ………… 165
一○、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二 ………… 227
一一、两《唐书·舆(车)服志》校释·卷三 ………… 307
第五册 中国古舆服研究·下
一、周代的组玉佩 ………… 1
二、深衣与楚服 ………… 21
三、洛阳金村出土银着衣人像族属考辨 ………… 35
四、进贤冠与武弁大冠 ………… 48
五、说“金紫” ………… 78
六、南北朝时期我国服制的变化 ………… 86
七、从幞头到头巾 ………… 101
八、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 ………… 125
九、中国古代带具 ………… 162
一〇、霞帔坠子 ………… 215
一一、步摇·步摇冠·摇叶饰片 ………… 225
一二、五兵佩 ………… 243
一三、三子钗与九子铃 ………… 257
一四、玉屏花与玉逍遥 ………… 263
一五、明代的束发冠、 髻与头面 ………… 274
一六、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312
第六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上
一、“后母戊鼎”不是“司母戊鼎” ………… 1
二、说爵 ………… 6
三、《曶鼎铭》释读中的一字之差 ………… 17
四、有刃车 与多戈戟 ………… 21
五、床弩考略 ………… 30
六、鼓与钲 ………… 38
七、古代城防二题 ………… 44
八、车战没落的原因 ………… 56
九、玉具剑与璏式佩剑法 ………… 62
一○、禽兽纹刀环 ………… 86
一一、仪锽 ………… 95
一二、蜀船纹戈 ………… 100
一三、说阆中之巴 ………… 106
一四、神龙出世六千年 ………… 113
一五、佛像的火焰肩与火焰背光 ………… 161
一六、中国早期高层佛塔造型之渊源 ………… 177
一七、中国早期单层佛塔建筑中的粟特因素 ………… 192
一八、中国墨竹 ………… 203
一九、辽代绘画 ………… 246
二○、宣化辽金墓壁画拾零 ………… 258
二一、谈谈所谓“香妃画像” ………… 277
二二、古兰与今兰 ………… 283
二三、梅花插在哪里? ………… 289
二四、汉代的跳丸飞剑 ………… 295
二五、江陵凤凰山汉墓简文中的“大柙” ………… 301
二六、关于染器 ………… 310
二七、“温明”与“秘器” ………… 315
二八、说“和同开珎” ………… 325
二九、“三事儿” ………… 329
三○、刺鹅锥 ………… 332
三一、金明池上的龙舟和水戏 ………… 337
三二、中秋节·千秋镜·月宫镜 ………… 349
三三、合气砖与“一团和气” ………… 357
第七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中
一、中国历史上的秦汉时代 ………… 1
二、秦代的“箕敛” ………… 13
三、从汉代看罗马 ………… 26
四、《汉画解读》中收录的拓片是否可信 ………… 41
五、“穆天子会见西王母”画像石质疑 ………… 56
六、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与题记 ………… 65
七、固原北魏漆棺画 ………… 73
八、百炼钢刀剑与相关问题 ………… 88
九、中国古代的平木工具 ………… 107
一○、托克托日晷 ………… 121
一一、汉代黄钟律管与量制的关系 ………… 134
一二、焦作窖藏出土的杆秤 ………… 139
一三、简论“司南”兼及“司南佩” ………… 150
一四、再论“司南” ………… 180
一五、“丝绸之路展”感言 ………… 192
一六、建国以来西方古器物
在我国的发现与研究 ………… 204
一七、中国梵钟 ………… 231
一八、记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青铜鼓座 ………… 247
一九、唐·李寿墓石椁线刻《侍女图》、
《乐舞图》散记 ………… 252
二○、唐代的雕版印刷 ………… 302
二一、唐代的俑 ………… 315
二二、唐代的昆仑与僧祇 ………… 329
二三、从米芾《蜀素帖》中的一首诗说起 ………… 338
二四、镜台 ………… 346
二五、镇 ………… 353
二六、中国早期的眼镜 ………… 366
第八册 中国古文物论从·下
一、鸷鸟、神面与少昊 ………… 1
二、三足乌 ………… 19
三、古文物中所见之犀牛 ………… 24
四、古文物中所见之貘 ………… 36
五、麒麟与长颈鹿 ………… 42
六、猎 豹 ………… 50
七、金丝猴 ………… 60
八、唐代骏马 ………… 70
九、关于“黔驴” ………… 80
一○、 驹尊的造型是代表骡驹吗? ………… 84
一一、仙凡幽明之间
—汉画像石与“大象其生” ………… 91
一二、豆腐问题 ………… 160
一三、汉代有豆腐吗? ………… 169
一四、中国之谷物酒与蒸馏酒的起源 ………… 178
一五、中国古代的葡萄与葡萄酒 ………… 185
一六、释“清白各异樽” ………… 189
一七、中国古代茶具 ………… 195
一八、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 216
一九、魏晋时代的“啸” ………… 225
二○、滇文物小记 ………… 231
二一、凸瓣纹银器与水波纹银器 ………… 241
二二、内蒙古出土的突厥与突厥式金银器 ………… 259
二三、玛瑙兽首杯 ………… 277
二四、“明火”与“明烛” ………… 295
二五、水禽衔鱼 灯 ………… 310
二六、绞胎器与瘿器 ………… 317
二七、诸葛亮拿的是“羽扇”吗? ………… 324
二八、鹦鹉杯与力士铛 ………… 332
二九、大通银壶考 ………… 337
三○、关于一支“‘唐’镂牙尺” ………… 349
三一、《诗经名物新证》序 ………… 362
三二、沟通古文物研究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一次实践
—评《古诗文名物新证》 ………… 367
三三、在纪念沈从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 374
附录:
遇安诗存 ………… 379
作者获奖情况简介 ………… 387
跋(扬之水) ………… 389
^ 收 起
孙机,1929年生,山东青岛人。1949年在青岛本市读高中三年级。当年4月,受革命形势感召,只身投奔解放区,来到北京(时称北平),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的一名学员。1951年到北京市总工会宣传部文艺科工作,驻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任北京市工人业余文工团副团长。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0年毕业。1979年开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工作。其间,1986年任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馆员;1989年当选中国考古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95年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988年被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2005年增聘为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 年被聘为全国古籍整理规划领导小组成员;2010年被聘为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2018年任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所著之文多已收入《孙机文集》。
《孙机文集》共四种八册,即《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上、下)《中国古舆服研究》(上、下)《中国古文物论丛》(上、中、下)。
孙机先生生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以文献与文物相结合的论据为依托,对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有着深湛造诣。
孙机先生将其关于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等相关文章认真修订,重新编排,结集出版。所收文章经孙机先生亲自选定,孙先生说《文集》选收的都是“写得比较紧实的、真正解决了问题的、立得住的,那些有点松的文章就不收了”。所有文章都经过了重新改写、认真修订,补充了紧跟学术前沿的内容,给了文章以新的生命力。《孙机文集》既有对中国古代农业、工业、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使读者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产生文字和图像的直观认识;也包括文物鉴定方面的细致研究,对读者了解某件文物是什么、如何定名、怎样认识等给出学理方面的深刻解读,横向比较纵向爬梳,如解谜题般逻辑清晰、推理严谨。《孙机文集》对于细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等都大有禆益。
^ 收 起
孙机先生生前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授。以文献与文物相结合的论据为依托,对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有着深湛造诣。
孙机先生将其关于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研究等相关文章认真修订,重新编排,结集出版。所收文章经孙机先生亲自选定,孙先生说《文集》选收的都是“写得比较紧实的、真正解决了问题的、立得住的,那些有点松的文章就不收了”。所有文章都经过了重新改写、认真修订,补充了紧跟学术前沿的内容,给了文章以新的生命力。《孙机文集》既有对中国古代农业、工业、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方面的研究,使读者可以对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产生文字和图像的直观认识;也包括文物鉴定方面的细致研究,对读者了解某件文物是什么、如何定名、怎样认识等给出学理方面的深刻解读,横向比较纵向爬梳,如解谜题般逻辑清晰、推理严谨。《孙机文集》对于细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文物、古代物质文化等都大有禆益。
^ 收 起
比价列表
1人想要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