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1
一、 研究缘起与意义1
二、 文献综述6
(一) 研究的基本走向6
(二) 研究的主要集中点9
三、 研究思路、方法16
(一) 研究思路16
(二) 研究方法19
上编
章为教育而生23
节出生教育世家23
一、 世代书香,家学渊源23
二、 生性叛逆,求学坎坷25
第二节从教育者到革命者28
一、 奔走上海,投身革命28
二、 执掌储能,初露锋芒32
第二章为育才而来39
节接管育才中学:在混乱中改造39
一、 领导名校,机遇和挑战并存40
二、 礼贤下士,甘当“后勤部长”41
第二节对待“苏联经验”:在学习中反思42
一、 学习凯洛夫的教育学43
二、 决心探索中国的教育学45
第三节应对“政治运动”:在转化中坚守46
一、 反思“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冲击46
二、 变“土法炼钢”为创造性教育49
第三章教改初体验:形成“十六字”经验52
节教改的背景和初衷52
一、 恢复“以教学为中心”52
二、 致力减负,改革教法56
第二节经验的产生与褒贬58
一、 形成“十六字”经验59
二、 “文革”中被打倒71
第四章经验之重光:探索“八字”教学法73
节因势利导:在拨乱反正中看到生机74
一、 变“授”为“学”74
二、 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83
第二节以点带面:将教改进行到底86
一、 全方位的教育改革86
二、 “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93
第五章第三次超越:总结“三自”育人目标96
节深化教改,辐射全国97
一、 引领上海课程教材改革97
二、 在宣传推广中总结提炼103
第二节教育立场,全面育人109
一、 从个性培养到“三自”目标109
二、 从教学经验到教育思想118
下编
第六章教育的性质与目的取向123
节教育的性质123
一、 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124
二、 普通教育的性质128
第二节教育对象与教育目的取向134
一、 教育对象134
二、 教育目的的取向147
三、 教育目的的实现155
第七章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思想171
节人的全面发展171
一、 “德育是根本,智育是关键,健康是”的提出171
二、 正确处理德智体三方面的关系177
第二节人的个性发展180
一、 “共性和个性”思想的提出180
二、 共性、个性相互关系及其流变186
三、 “共性和个性”思想的评价195
第八章着眼于“育”的课程、教材改革202
节着眼于“育”的课程改革202
一、 学制、课程、课时要遵循人的成长规律202
二、 专攻与博览、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结合207
第二节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211
一、 教材编写应坚持七原则212
二、 着眼于“育”的教材改革实践214
三、 教材改革的意义226
第九章关注“学”的教学、评价改革228
节关注“学”的教学改革228
一、 课堂不是讲堂而是学堂228
二、 教学必须循序渐进239
三、 “因材施教”的教学观246
第二节人性化的评价改革260
一、 要做学习的主人,不做分数的奴隶261
二、 反对以分数刺激学生265
第十章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278
节德育的重要性、紧迫性278
一、 德育的地位与功能279
二、 德育工作“时不宜迟”287
第二节德育的原则与途径290
一、 德育的原则290
二、 德育的实现途径296
第十一章体育工作308
节健康是308
一、 “健康是”的思想渊源308
二、 如何理解“健康是”312
第二节如何做到“健康”314
一、 “男拳女舞”314
二、 体卫结合324
结语327
参考文献341
附录段力佩大事年表355
后记382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