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
作者:(法)阿兰·巴迪欧 著,蓝江 译
出版: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4.1
页数:748
定价:198.00 元
ISBN-13:9787305200120
ISBN-10:7305200123
去豆瓣看看 序言001
1. 民主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001
2. 永恒真理的教诲011
3. 数学上的例子:数013
4. 艺术的例子:马020
5. 政治的例子:国家革命025
6. 爱的例子:从维吉尔到柏辽兹030
7. 真理的明确性,自由的劝诱性038
8. 身体、表象、大逻辑042
专业注释048
Ⅰ. 主体的形式理论(形上学)
1. 导论053
2. 忠实主体的参数和运算061
3. 反动主体的演绎:反动性的新066
4. 蒙昧主体:完全的身体和对当下的遮蔽073
5. 四种主观意图077
6. 最后的问题084
7. 真理程序和主体形象086
8. 拓扑类型学090
附注:主体形而上学的音乐形态101
第Ⅱ、Ⅲ、Ⅳ卷前言:大逻辑
前言119
Ⅱ. 大逻辑1:超验之物
导论125
1. 存在之情势的超验组织的必然性128
2. 超验的展开130
3. 否定的起源132
第1部分 超验的概念137
1. 大全(Tout)的非实存(inexistence)137
2. 在对另一个多思考的基础上推衍出对某个多的思考140
3. 唯有当一个多属于某个世界之时,它才可以被思考142
4. 表象与超验150
5. 在一个世界中,必有可能去思考什么东西不会在那个世界中表象155
6. 一个世界中两个表象物的合取(conjonction)160
7. 世界的区域稳定性(stabilité régionale):包络164
8. 此在存在物和世界区域的合取167
9. 依赖(dépendance):世界之中两种存在物之间的关联尺度170
10. 世界中一个表象物的逆值(envers)172
11. 存在着世界中表象的最大值176
12. 表象最大值的逆值是什么?177
第2部分 黑格尔180
1. 黑格尔与大全问题180
2. 此在和世界的逻辑184
3. 黑格尔不可能同意一个最小规定187
4. 否定的表象190
第3部分 超验代数学195
1. 大全的非实存:肯定所有集合的集合的实存在本质上是一个悖论195
2. 表象函数与超验的形式上的界定197
3. 等值结构和秩序结构200
4. 第一超验运算:最小值或零203
5. 第二超验运算:合取204
6. 第三超验运算:包络207
7. 在那里存在和包络的合取:∑下的∩分配(distributivité)210
8. 超验代数学211
9. 超验值的逆值的定义和属性212
10. 在所有的超验中,最小值μ的逆值是由这个超验支配着其逻辑的世界中表象(M)的最大值215
11. 一个超验对另一个超验的依赖(dépendance)的定义和属性216
第4部分 大逻辑和普通逻辑219
1. 语义学:真值221
2. 句法:合取[“和”]、蕴含[“如果……那么……”]、否定、选择[“或”]222
3. 存在量词226
4. 全称量词227
第5部分 古典世界231
1. 什么是古典世界?231
2. 本体论世界的超验属性233
3. 古典世界的形式属性235
附录:证明古典世界的三种特殊属性之间的等价关系238
Ⅲ. 大逻辑2:对象
导论243
第1部分 对象的新思考250
1. 超验指数:现象250
2. 现象:第二研究256
3. 实存259
4. 现象分析:表象的成分和原子264
5. 真原子271
6. 对象的定义275
7. 原子逻辑1:一的具现化277
8. 原子逻辑2:并存性和秩序282
9. 原子逻辑3:真综合287
第2部分 康德289
1. 超验值293
2. 实存297
3. 思想298
第3部分 原子逻辑302
1. 表象函数302
2. 现象304
3. 实存305
4. 现象成分和表象原子307
5. 真原子和唯物主义假设310
6. 对象的定义312
7. 原子逻辑1:具现化314
8. 原子逻辑2:并存性317
9. 原子逻辑3:秩序320
10. 原子逻辑4:关系之间的关系323
11. 原子逻辑5:真综合325
第4部分 实存与死亡332
1. 现象学和生命论的实存与死亡332
2. 实存公理和死亡逻辑334
附录:三个证明337
1. 论并存性:代数定义和拓扑学定义337
2. 本体论秩序
关于作者阿兰·巴迪欧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前哲学教授,法国哲学家。师从法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性人物路易·阿尔都塞,并参与了阿尔都塞为科学家举办的哲学讲座班。20世纪80年代之后,巴迪欧对阿尔都塞的思想进行了反思,并先后发表了《主体理论》(1982)、《存在与事件》(1988)、《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2006)、《存在与事件3:真理的内在性》(2018),宣告了他以康托尔数学集合论为根基的新哲学的诞生。他的其他重要著作还包括《我们能思考政治吗?》《元政治学概述》《伦理学》《爱的礼赞》《非美学手册》《维特根斯坦的反哲学》《德勒兹:存在的喧嚣》《圣保罗》《瓦格纳五讲》《柏拉图的理想国》《哲学与政治之间谜一般的关系》《法国哲学的历险》等。 关于译者蓝江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BU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社会科学杰青,全国国外马克思主义学会理事。主要研究当代欧陆左翼激进思潮,尤其是引介和研究巴迪欧的事件哲学和阿甘本的生命政治思想。主要著作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多维历史轨迹》《阿甘本五讲》《忠实于事件本身:巴迪欧哲学思想导论》,主要译著包括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存在与事件2:世界的逻辑》《世纪》《哲学宣言》《数学颂》《小万神殿》,阿甘本的《王国与荣耀》《敞开》《宁芙》等。
作为巴迪欧的“存在与事件”系列的第二本,本书讨论了我们如何在世界之中,从此在出发来思考存在表象的逻辑学。其前作《存在与事件》主要谈论的是存在的本体论,即关于存在之所为存在的原理,而本书主要谈论的是让存在的本体论在世界上具现化。我们作为有限的存在者,在具体的世界中的存在,实际上是在一个有限的超验框架下来思考不同存在物的表象。事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撕破了这有限的超验框架,让无法实存和表象的存在物得以在新的世界中表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