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足与厌倦(弗洛姆作品系列)
作者:艾里希·弗洛姆 著,王瑞琪 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4.2
页数:192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32794461
ISBN-10:7532794466
去豆瓣看看 前言 “人不仅仅是他自己”——与艾里希·弗洛姆的
相遇
一、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
1. 被动的人
2. 现代的无聊
3. 生产需求
4. 父权秩序的危机
5. 宗教的惨败
6. 对抗人类成长的极限
二、关于侵略的起源
三、梦是全人类的语言
四、针对非心理学家的心理学
1. 前现代心理学和现代心理学
2.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三个基本概念
3. 精神分析的进一步发展
五、 以生命的名义:谈话中的肖像
六、 希特勒——他是谁?
对这个人的抵抗意味着什么?
七、先知著作的现实意义
八、人是谁?
参考书目
演讲来源
艾里希•弗洛姆(1900—1980),美籍德裔犹太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占有还是存在》《人心》等。弗洛姆十分重视对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他承认人的生物性,但更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质是由文化的或社会的因素而不是生物的因素决定的。他的思想融汇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学说。
艾里希•弗洛姆在七十岁时,应德语作家汉斯•于尔根•舒尔茨的邀请,两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对谈。谈话中,弗洛姆围绕“社会中的富足与厌倦”“梦是全人类的语言”“以生命的名义”“人是谁?”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关于消费主义、依恋关系、父权制度等主题的剖析极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