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大明凌烟(全4册)

大明凌烟(全4册)
作者:尹文勋
出版:辽宁人民出版社 2024.6
定价:272.00 元
ISBN-13:9787205110802
ISBN-10:7205110807 去豆瓣看看 
00暂无人评价...
作者简介内容简介
  燕王朱棣打出“遵祖制,奉天靖难”大旗,亲率数万之众摧城拔寨,斩将搴旗,战必胜攻必取,靠的就是自家的“萧何”——他的嫡长子,燕王世子朱高炽。
  朱高炽临危受命,筹饷,守城,抚牧百姓。在母妃徐静和道衍和尚的赞襄下,面对朝廷五十万大军,北平城坚守月余,固若金汤,为主力部队赢得时间。在北平孤城,他要面临朝廷大军,细作,北平忠于朝廷的官兵,还有来自内部的暗箭。他成为各方面的眼中钉,除夕夜遇刺,性命保住,但落下严重的足疾。他不屈不挠,最终扛住了压力。
  大明朝高祖朱元璋第四子燕亲王朱棣高举“奉天靖难”大旗,把亲侄子朱允炆推下宝座。嫡长子、高皇钦封世子的朱高炽理所当然成为储位东宫的太子。但是,在朱棣登上大位的近两年里,并没有册封之意。朝野上下暗流涌动,各成一派。朱高炽面对的是几方面劲敌:
  第一,庞大的武官集团。这些骄兵悍将随皇上“靖难”,和高阳郡王、朱棣第二子朱高煦过从甚密,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几乎都倾向于朱高煦。
  第二,皇上。皇上本来就不喜世子,首鼠两端。
  第三,文官集团。大多数文官揣度圣意,见风使舵,倾向于朱高煦。在朱高煦授意下,经常弹劾朱高炽。
  第四,朱高煦。他不但英勇善战,还善抚士卒,颇得人心。更兼一点,他阴鸷狡诈,花样百出。最后,看准时机图穷匕见,刺杀亲哥。朱高炽面对明枪暗箭,在道衍和尚和金忠的维护下,坦然应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储位大战中取得了优势。
  大明朝永乐皇帝嫡长子朱高炽,在惊涛骇浪、暗流滚滚的朝局中,击败两位弟弟,储位东宫。但是储位并不稳固。两个弟弟一明一暗,血红的眼睛盯着东宫。已被封为汉亲王的朱高煦不去云南就藩,赖在京师。趁太子监国,诡计百施,把太子党打击殆尽。
  太子朱高炽牢记薛晓云之语,“循天守分”,不想与弟弟们争短长。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强大的政治集团是他潜在的对手。他们处处掣肘,为打击太子,不惜使出炸掉火药库,火烧太仓等手段。皇上不止一次切责太子,朝野洞若观火,皇上有易储之意。太子在道衍和尚、金忠和东宫官员的教导下,如履薄冰,寅畏小心,谦恭礼让,韬光养晦。最后一击而中,稳固了东宫储位。他储位二十年,监国六次。名为监国,实为国主。
  大明朝第三任天子永乐皇帝朱棣五征北元,最后在塞北榆木川龙驭宾天。储位东宫二十年,一向严恭寅畏、如履薄冰的太子朱高炽面南践祚,成为大明朝第四任天子,即洪熙帝。在此之前,朱高炽已经打掉了老对手——二弟朱高煦。但是三弟朱高燧更加阴险,他每天以“荒唐王爷”示人,其实胸怀大志,一直在觊觎大位,不止一次阴谋败露,痴心不改。他趁皇帝北征始归,发动政变,被朱高炽识破,束手就擒,褫冠服,夺爵位。
  朱高炽自以为政敌俱灭,可以施展平生抱负,强国富民,着手改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两大弊政——钞法和流民。开源节流,与民休息。他从宫内开始节流,因此得罪宫中良贱。
  朱高煦原本并未罢手。他阴蓄死士,谋嫡更甚,被朝廷侦查明白,一网打尽。他抓住改制机会,勾结宫内,上下其手,对皇兄欲展开致命一击。
比价列表价格走势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