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 中华学术·有道)
译者导言
总序
第一卷 思想连续性问题
前言
导论:特殊和一般的历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色调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经验主义的流产
1.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2.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相合的程度
3.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的非同一性
查看完整
总序
第一卷 思想连续性问题
前言
导论:特殊和一般的历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色调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经验主义的流产
1.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2.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相合的程度
3.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的非同一性
查看完整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 美国历史学家。出生于波士顿的犹太家庭,1941年毕业于哈佛学院。1942年应征加入美国海军后备队,1946年退役。194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1969年在一次泛舟旅行中意外去世。生前出版有著作《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心灵》(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1958,1964,1965)等。列文森是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是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者,其代表性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影响深远。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为纪念他的学术贡献设立了列文森图书奖,1987年开始颁发。季剑青 1979年生,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
查看完整
查看完整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译者导言
总序
第一卷 思想连续性问题
前言
导论:特殊和一般的历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色调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经验主义的流产
1.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2.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相合的程度
3.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的非同一性
4.骚动和稳定:对之前一个论断的回顾
5.结论
第二章 明代和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理想:来自绘画的证据
1.社会与艺术中的明代风格
2.学者反学院主义的悖论
3.折中主义与鉴赏力
4.结论:作为业余理想之腐蚀剂的现代化
插曲:儒教以及它与道家的联系的终结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变形: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 中国本土选择中的折中主义
1.时间的考量变成空间的考量
2.曾国藩的折中主义
3.“中国”在普遍价值判断上遭受的侵犯
第四章 体和用
1.合理化
2.谬误
3.“体用”概念哲学意义的弱化
4.拒斥“体用”和拒斥革新:倭仁
5.拒斥“体用”和寻求新的合理化:经典的认可
第五章 今文学派和经典的认可
1.给中国历史注入新价值:康有为
2.今文经学认可的失效
第六章 现代古文经学对今文维新学说的反对、反动和革命
1.反动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2.革命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3.经书与历史
第七章 民族主义在脱离过去中的作用
1.对满族的攻击
2.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争取忠诚上的竞争
3.传统被重新整合入民族主义
第八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1)维护传统
1.“择东西之精华”
2.蔡元培的例子
3.“物质”与“精神”:“体用”合理化方案的末路
第九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2)攻击传统
1.儒教、基督教以及中国的选择
2.反传统主义对民族主义的压力
3.民族主义面对的社会压力:既要推动传统的僵化,
又要否定传统的僵化
4.对传统精神中创造力僵化的指控
第十章 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对痛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
2.残余的传统主义
3.对传统主义的让步:理性的策略还是情感的投入?
4.阶级分析
5.“反传统主义—本土主义”的融合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强与中国革命:文化变革的政治面向
结语:新词汇还是新语言
1.欧洲和中国的词汇变化:艺术与观念
2.语言的变化和连续性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卷 君主制的衰败问题
前言
第一部分 残迹的意味:最后的儒教与君主制(I)
第一章 君主制神秘性的丧失
1.作为喜剧人物的洪宪皇帝
2.晚清:儒教被重新界定为现代思想的对手
3.民国:儒教与君主制观念的窄化与交织
第二部分 张力与活力
第二章 儒教与君主制:基本的对峙
1.张力的记录
2.与封建主义的关系
3.与法律的关系
4.异族征服的因素
第三章 儒家官僚制人格的演变
1.贵族制、君主制与官僚制:三重奏的三个乐章
2.作为君主抑制贵族制的工具的官僚制
3.作为君主抑制官僚制的工具的贵族制
4.儒家官僚阶层的反抗
第四章 儒家内部的基本对抗
1.内与外
2.私与公
3.家庭与宗族
4.个性与学术
5.先例与法规
6.自由与监督
第五章 儒教与君主制:专制控制的限度
1.道德主义
2.忠诚
3.恐怖
4.权力的馅饼
5.“太极”
6.普天之下
7.朋党
8.德性、权力与无能为力
9.国家与皇室
第三部分 张力线的断裂
第六章 官僚制长期不为社会革命所动:儒教的作用
1.君主与人民
2.“寄生虫”效应
3.智识劳动的重要性
第七章 官僚制的脆弱之处:思想上的受攻击点
1.太平天国对儒家当权者的抨击的新鲜之处
2.儒家内在性学说的关键特质
第八章 太平天国对儒家之“天”的冲击
1.“传统的”叛乱者:与太平天国在观念上的分歧
2.太平天国的“天”与权力的超验氛围
3.《圣经》作为经书之接替者的意义
4.太平天国与儒家的关系
5.太平天国的平等主义
6.太平天国的独特冲击在心理上造成的反响
7.儒教与官僚制功能的分离
第四部分 意味的残迹:最后的儒教与君主制(II)
第九章 时代错置的形成
1.革命的名与实
2.形式与内容
3.残余的君主制和日本人支持的意图
结语:日本和中国的君主制的神秘性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三卷 历史意义问题
前言
第一部分 脱离历史
第一章 微弱的生命:廖平与儒教和历史的分离
1.生平
2.原创性问题
3.从典范到预言
4.从预言到终结
第二章 “井田”中的风往哪个方向吹:儒家论辩基础的削弱
1.从字面意义到隐喻
2.井田与儒教改良主义
3.社会主义—井田论的陈词滥调
4.失而复得的乐园:从经书的独特性到历史中的共同命运
5.情绪化的激进主义
6.胡适、胡汉民和廖仲恺的同时代性
7.保守主义形态的变化
8.马克思主义者听到的儒教之声
第二部分 进入历史
第三章 从中国共产主义者对过去的研究看他们的处境
1.对等与分期
2.对等与现代化
3.民众与非民众的主题
第四章 孔子在共产主义中国的位置
1.儒教精神的不朽?
2.儒家内容在知识生活中所占分量的萎缩
3.去儒教化的儒教问题:(A)通向现在的里程碑
4.去儒教化的儒教问题:(B)来自过去的墓碑
第三部分 历史意义/重要性
第五章 理论与历史
1.理论
2.历史
3.结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收 起
总序
第一卷 思想连续性问题
前言
导论:特殊和一般的历史求索
第一部分 早期现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色调
第一章 清初思想中经验主义的流产
1.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2.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相合的程度
3.科学与清代的经验主义:它们的非同一性
4.骚动和稳定:对之前一个论断的回顾
5.结论
第二章 明代和清初社会中的业余理想:来自绘画的证据
1.社会与艺术中的明代风格
2.学者反学院主义的悖论
3.折中主义与鉴赏力
4.结论:作为业余理想之腐蚀剂的现代化
插曲:儒教以及它与道家的联系的终结
第二部分 中国文化的现代变形: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 中国本土选择中的折中主义
1.时间的考量变成空间的考量
2.曾国藩的折中主义
3.“中国”在普遍价值判断上遭受的侵犯
第四章 体和用
1.合理化
2.谬误
3.“体用”概念哲学意义的弱化
4.拒斥“体用”和拒斥革新:倭仁
5.拒斥“体用”和寻求新的合理化:经典的认可
第五章 今文学派和经典的认可
1.给中国历史注入新价值:康有为
2.今文经学认可的失效
第六章 现代古文经学对今文维新学说的反对、反动和革命
1.反动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2.革命的古文经学的攻击
3.经书与历史
第七章 民族主义在脱离过去中的作用
1.对满族的攻击
2.文化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争取忠诚上的竞争
3.传统被重新整合入民族主义
第八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1)维护传统
1.“择东西之精华”
2.蔡元培的例子
3.“物质”与“精神”:“体用”合理化方案的末路
第九章 对普遍有效性的强调:(2)攻击传统
1.儒教、基督教以及中国的选择
2.反传统主义对民族主义的压力
3.民族主义面对的社会压力:既要推动传统的僵化,
又要否定传统的僵化
4.对传统精神中创造力僵化的指控
第十章 共产主义
1.共产主义对痛苦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吸引力
2.残余的传统主义
3.对传统主义的让步:理性的策略还是情感的投入?
4.阶级分析
5.“反传统主义—本土主义”的融合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强与中国革命:文化变革的政治面向
结语:新词汇还是新语言
1.欧洲和中国的词汇变化:艺术与观念
2.语言的变化和连续性问题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卷 君主制的衰败问题
前言
第一部分 残迹的意味:最后的儒教与君主制(I)
第一章 君主制神秘性的丧失
1.作为喜剧人物的洪宪皇帝
2.晚清:儒教被重新界定为现代思想的对手
3.民国:儒教与君主制观念的窄化与交织
第二部分 张力与活力
第二章 儒教与君主制:基本的对峙
1.张力的记录
2.与封建主义的关系
3.与法律的关系
4.异族征服的因素
第三章 儒家官僚制人格的演变
1.贵族制、君主制与官僚制:三重奏的三个乐章
2.作为君主抑制贵族制的工具的官僚制
3.作为君主抑制官僚制的工具的贵族制
4.儒家官僚阶层的反抗
第四章 儒家内部的基本对抗
1.内与外
2.私与公
3.家庭与宗族
4.个性与学术
5.先例与法规
6.自由与监督
第五章 儒教与君主制:专制控制的限度
1.道德主义
2.忠诚
3.恐怖
4.权力的馅饼
5.“太极”
6.普天之下
7.朋党
8.德性、权力与无能为力
9.国家与皇室
第三部分 张力线的断裂
第六章 官僚制长期不为社会革命所动:儒教的作用
1.君主与人民
2.“寄生虫”效应
3.智识劳动的重要性
第七章 官僚制的脆弱之处:思想上的受攻击点
1.太平天国对儒家当权者的抨击的新鲜之处
2.儒家内在性学说的关键特质
第八章 太平天国对儒家之“天”的冲击
1.“传统的”叛乱者:与太平天国在观念上的分歧
2.太平天国的“天”与权力的超验氛围
3.《圣经》作为经书之接替者的意义
4.太平天国与儒家的关系
5.太平天国的平等主义
6.太平天国的独特冲击在心理上造成的反响
7.儒教与官僚制功能的分离
第四部分 意味的残迹:最后的儒教与君主制(II)
第九章 时代错置的形成
1.革命的名与实
2.形式与内容
3.残余的君主制和日本人支持的意图
结语:日本和中国的君主制的神秘性
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三卷 历史意义问题
前言
第一部分 脱离历史
第一章 微弱的生命:廖平与儒教和历史的分离
1.生平
2.原创性问题
3.从典范到预言
4.从预言到终结
第二章 “井田”中的风往哪个方向吹:儒家论辩基础的削弱
1.从字面意义到隐喻
2.井田与儒教改良主义
3.社会主义—井田论的陈词滥调
4.失而复得的乐园:从经书的独特性到历史中的共同命运
5.情绪化的激进主义
6.胡适、胡汉民和廖仲恺的同时代性
7.保守主义形态的变化
8.马克思主义者听到的儒教之声
第二部分 进入历史
第三章 从中国共产主义者对过去的研究看他们的处境
1.对等与分期
2.对等与现代化
3.民众与非民众的主题
第四章 孔子在共产主义中国的位置
1.儒教精神的不朽?
2.儒家内容在知识生活中所占分量的萎缩
3.去儒教化的儒教问题:(A)通向现在的里程碑
4.去儒教化的儒教问题:(B)来自过去的墓碑
第三部分 历史意义/重要性
第五章 理论与历史
1.理论
2.历史
3.结论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收 起
列文森(Joseph R. Levenson,1920-1969) 美国历史学家。出生于波士顿的犹太家庭,1941年毕业于哈佛学院。1942年应征加入美国海军后备队,1946年退役。1949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1969年在一次泛舟旅行中意外去世。生前出版有著作《梁启超与现代中国的心灵》(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三部曲(1958,1964,1965)等。列文森是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是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者,其代表性著作《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影响深远。美国亚洲研究学会(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为纪念他的学术贡献设立了列文森图书奖,1987年开始颁发。季剑青 1979年生,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有《北平的大学教育与文学生产:1928—1937》、《重写旧京:民国北京书写中的历史与记忆》、《新文化的位置——“五四”文学与思想论集》等,译作有《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赵元任早年自传》等,曾在《文学评论》、《近代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 收 起
^ 收 起
本书是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列文森久负盛誉的代表性著作。全书分为三卷,视野广阔,目光如炬,既对儒教/儒家文化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皇权、官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又聚焦于近现代中国在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迁以及儒教在历史进程中的沉浮,洞见迭出,启人深思,以其宏大的架构和所讨论的问题的重要性,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无法回避的经典巨著。
比价列表
1人想要1人拥有
公众号、微信群
缺书网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扫码进群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
实时获取购书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