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戏曲艺术的显性特征——序陈继华《黄梅戏传播形态研究》
绪论
一、黄梅戏发展概况
二、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综述
第一章 黄梅戏早期名称演变与水路传播
第一节 “一戏多称”:黄梅戏的名称演变与区域传播
一、黄梅戏名称的纵向考察
二、黄梅戏早期名称与传播形态
三、黄梅戏早期名称的地域差异
第二节 早期黄梅戏的水路传播路线与花鼓采茶剧种的生成
一、“西向传播”与湖北打锣腔的生成
二、“南向传播”与赣北采茶戏的出现
三、“东向传播”与黄梅戏剧种的形成
第二章 从灯会传播到节庆展演: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嬗变和发展
第一节 戏曲舞台传播的两点认识
一、戏曲舞台传播的基本特征
二、戏曲舞台传播主体的界定
第二节 黄梅戏舞台传播主体的主要类型
一、灯会传播与乡村草台
二、宗族传播与祠堂戏台
三、职业班社与商业戏园
四、时政助推与节庆展演
第三章 坚守与突破:两种黄梅戏电影形态的同质异构
第一节 大陆黄梅戏电影与港台黄梅调电影
一、大陆黄梅戏电影的兴起与发展
二、港台黄梅调电影的兴衰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坚守:黄梅戏电影传播的同质化现象
一、民间故事与女性主题的融合
二、经典剧目的改编与叠合
三、黄梅戏经典唱段的“翻译”与扩散
第三节 “戏”与“影”的各自诠释
一、“以戏观影”:“影戏”传统与大陆半纪录片式黄梅戏电影
二、“以戏就影”:“港式好莱坞”与港台黄梅调电影类型
第四章 “声屏移植”与黄梅戏的广播电视形态
第一节 黄梅戏与广播电视
一、黄梅戏广播的兴起与发展
二、黄梅戏电视形态的类型
第二节 黄梅戏的音响化、音像化与歌曲化
一、黄梅戏的音响化
二、黄梅戏的音像化
三、黄梅戏的歌曲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安徽省黄梅戏传统剧目梗概
附录二 黄梅戏电视剧统计表(不含黄梅戏舞台纪录片)
后记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