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先生的一篇自传体短篇小说,创作于1922年10月,发表于同年12月《小说月刊》第13卷12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演社戏是我国浙东一带农村集镇过去的一种民俗。“社”,“示”旁加“土”,是个会意字。“示”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的地方叫“社”。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形式的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小说的题目“社戏”既是全文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故事内容的概括。
《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在江南水乡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展示了一幅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鲁迅先生殷切地关注中国农村,描写中国农民的生活。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接近。”这种“接近”使他关心和关注农民问题,并通过创作反映农民的生活与命运。鲁迅先生根据自己独特的思想面貌和身世经历,怀念儿时在野外观赏好戏的“迅哥儿”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农家独有的“农家乐”趣画,将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思考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鲁迅先生笔下的农村孩子,虽然大都不识字,却个个心灵手巧,乐于关心照料别人,身上散发着中国农民存有的朴素的美德。这群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如双喜、阿发、桂生等,特别是双喜,他聪明能干、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善于为他人着想。“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真童心的突出表现。
由于鲁迅先生关注描写农民的艺术趣味,加上与农村生活有一种自然的接近,他的作品中显出浓厚的民族特色,表现出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忠厚善良的天性。《社戏》中作为成年人的六一公公,着墨很少,但几笔勾勒极其准确,写出了他的宽厚、纯朴、好客与热诚,形象非常典型。他的出现是因为孩子们偷了他的“罗汉豆”,倒不是怪孩子们 “偷”豆,而是可惜“踏坏了不少”,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后,他连忙说“这是应该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六一公公和“我”谈到“豆”,“我”回答“很好”,竟使六一公公“非常感激起来”,又送了豆给“我”吃,这些举动都反映出了农民的热情好客。“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
小说的结尾简短,却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写出了作者无限的怀念,尤其是最后一句,充满着无限的深情。明说的是戏和豆,实际是在称赞那些纯正无私、聪明正直的农家孩子,抒发对他们的无限喜爱与深厚感情。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既表达了“我”对那片乐土的赞叹,又抒发了“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