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论文:从精读中领悟学术写作
作者:董晨宇 许莹琪 丁依然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4.8
定价:48.00 元
ISBN-13:9787568945547
ISBN-10:7568945545
去豆瓣看看 第一讲 提问题 // 1
把论文评审逼疯的四种“战术” // 2
什么才算是一个不错的研究问题? // 19
我要从哪里去寻找问题? // 26
本讲义的大纲 // 32
第二讲 找GAP // 41
GAP之道:与经典对话 // 42
他们做了什么?他们没做什么? // 45
他们做了什么:找不到对话者? // 48
他们没做什么:找不到GAP? // 54
层层推进:完成属于自己的文献综述 // 61
第三讲 搭连接 // 83
连接之道:理论与现实的双向奔赴 // 84
导言:在现实和理论的碰撞中提出问题 // 93
文献综述:理论与现实的交融 // 99
讨论:给理论与现实“上价值” // 107
小结 // 133
第四讲 做研究 // 136
让我们谈谈方法 (但可能有偏见) // 137
撰写方法:陈述、解释与辩护 // 143
撰写研究发现 // 156
整合研究:题目、摘要与关键词 // 173
小结 // 180
第五讲 磨日课 // 184
三种文献、三种阅读 // 185
我该读哪些论文? // 190
怎么读文献?怎么做笔记? // 205
从读到写:你会面临什么? // 217
最后的话:开始写吧! // 222
写在后面的话 // 225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美国乔治梅森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平台工作、数码民族志。在 New Media & Society、Feminist Media Studies、《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等SS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做主播:一项关系劳动的数码民族志》 获得第十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自 2021 年开始与丁依然、许莹琪合作,为《新闻记者》杂志撰写 《西方传播学研究年度报告》。译著有《舆论的结晶》《剑桥美国简史》《交往在云端》《脸书故事》《平台与文化生产》等。 许莹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媒介社会学。代表性论文:《想象元宇宙:新兴技术的意义制造及其媒介逻辑》,《新闻与写作》,2022 年第 11 期。 丁依然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计算传播学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平台工作、社交媒体与监控。代表性论文:《交往在门口:平台之“物”与城市空间的(反)社会化生产》,《新闻记者》,2022 年第 11 期。
全书分为5讲,分别是“第一讲:提问题”“第二讲:找GAP”“第三讲:搭连接”“第四讲:做研究”“第五讲:磨日课”。
相比市面上其他关于论文写作的其他书,本书具有几大鲜明的特色:
全书主旨是“通过精读论文来了解和掌握论文写作的内在逻辑”,将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综合在一起给出指导意见,贴近读者的实际情况。
全书的篇章布局,十分符合完成学术论文的实际工作步骤,读者很容易跟随书的节奏一步步展开自己的研究。
书中摘选了数十篇前沿且有趣的论文,对精读和写作的指导建议,以对论文的细致剖析来具体展开,不再教条而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