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 论 / 1
第一章 论魏晋玄风 / 9
(一)何谓“魏晋玄学”? / 9
(二)魏晋玄学的产生 / 13
(三)魏晋玄风的评价 / 28
第二章 魏晋玄学的发展(上) / 37
(一)正始时期的玄学 / 38
(二)竹林时期的玄学 / 47
(三)元康时期的玄学 / 55
(四)东晋时期的玄学 / 66
第三章 魏晋玄学的发展(中) / 75
(一)心无义 / 81
(二)即色义 / 82
(三)本无义 / 85
(四)不真空义 / 88
第四章 魏晋玄学的发展(下) / 97
第五章 郭象的生平与著作 / 115
第六章 郭象与向秀 / 125
第七章 郭象与裴 / 147
(一)“有始”与“无始” / 152
(二)“外资”与“独化” / 154
(三)“无为”与“有为” / 155
(四)“入世”与“超世” / 155
第八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周的《庄子》 / 159
(一)关于“自性”的问题 / 164
(二)关于“无为”的问题 / 166
(三)关于“圣人”的问题 / 168
(四)关于“无”的问题 / 171
第九章 郭象的《庄子注》与《庄子》的旧说 / 177
第十章 郭象的哲学方法 / 193
(一)寄言出意 / 193
(二)辩名析理 / 209
(三)否定的方法 / 217
第十一章 郭象的哲学体系(上) / 223
第十二章 郭象的哲学体系(下) / 243
第十三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上) / 253
(一)关于“有”与“无”的问题 / 253
(二)关于“动”与“静”的问题 / 257
(三)关于“知”与“无知”的问题 / 261
(四)圣人“可学致”与“不可学致”的问题 / 264
第十四章 郭象哲学中的理论问题(下) / 269
(一)“(命)理”与“自性” / 269
(二)“独化”与“相因” / 272
(三)“无待”与“有待”,“无为”与“有为” / 275
(四)“顺性”与“安命” / 278
第十五章 郭象与王弼 / 281
第十六章 郭象与张湛 / 289
附录一 有关郭象的生平和著作的资料 / 301
附录二 论魏晋玄学到唐初重玄学 / 323
(一)魏晋玄学是先秦老庄思想的新发展 / 323
(二)重玄学的产生和完成 / 333
参考书目 / 342
后 记 / 343
^ 收 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