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当当专享作者亲签+解忧日历
作者:成庆 著,理想国 出品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 2024.11
定价:98.00 元
ISBN-13:9787542687036
ISBN-10:7542687034
去豆瓣看看 第一章 悉达多
缘起
普遍的心灵危机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
第 1 讲
探究生命意义的冲动 : 古印度的精神世界
第 2 讲
悉达多,你为何出家? 悉达多的苦与自由
第 3 讲
悉达多,你觉悟到什么? 觉悟的内涵
第二章 观自我
第 4 讲
为何“生”也是人间之苦? 人生八苦
第 5 讲
我们为什么会苦? 躁动的五蕴、爱欲执着
第 6 讲
从“苦”走向“佛系”
第 7 讲
你为何如此执着? 贪嗔痴慢疑与不正见
第 8 讲
世界是“常”还是“无常”? 无常
第 9 讲
“我”真的存在吗? 无我
第 10 讲
从“无我”看“与自我和解
第 11 讲
如何破除“我执”? 戒律的精神与修行的逻辑
第 12 讲
八正道与“定”的修行
第 13 讲
“四念处”的内涵与实践
第 14 讲
心的锻炼: 从 0 到 1 的禅修课
观众生
第 15 讲
十年修得同船渡:缘起
第 16 讲
谁曾见过风?业力的秘密
第 17 讲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从缘起看现代人的孤独感
第 18 讲
红辣椒、尼奥与盗梦空间 : 什么是空?
第 19 讲
不垢不净:善恶是绝对的吗?
第 20 讲
以手指月:真理能否言说?
第 21 讲
无自性:如何正确理解空?
第 22 讲
八不偈:抽掉二元论的跷跷板
第 23 讲
无生亦无灭:不要执着觉悟之船
第 24 讲
应如是住:何为如是法门?
第 25 讲
无四相:佛陀为何能不知疲倦地度化众生?
第 26 讲
不住相:如何才能见如来?
第 27 讲
应无所住:突破自我的精神牢笼
第 28 讲
禅的精神
第 29 讲
观音菩萨的慈悲法门
第 30 讲
般若智慧与大慈大悲
第 31 讲
菩萨道的方便善巧
第 32 讲
善财童子的奇迹之旅
第 33 讲
菩萨的目标 :我愿无穷
第四章 观生死
第 34 讲
死亡为何令人畏惧?
第 35 讲
生命的轮回与困境
第 36 讲
佛陀的生死与涅槃
第37 讲
如何理解净土世界?
第 38 讲
超越生死的修行者
第 39 讲
最后一堂生死课
第 40 讲
融入生命的佛学
访谈 口头禅
成庆 × 梁文道:如何安顿个体化的生命?
成庆 × 看理想:我们去寺庙问了问,什么叫“放下执着”?
成庆 × 看理想:佛教是一种符号吗?
致 谢
成庆,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明清禅宗史与中国近代佛教思想史。工科出身,曾担任电信公司工程师与金融报社编辑,后攻读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因个人对于生命议题的关注,转向佛学研究。自2016年起,持续在高校、寺院与各个文化机构开设佛学系列通识课程,曾在《网易云音乐》开设佛学音频课程— “有趣的佛学通识课”。 2018年起,受《十三邀》、单向空间、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邀请,以佛学角度介入当代思想文化议题的分享与讨论。2021年起,担任“化城文化”学术顾问,策划多场禅宗艺术展览,致力于以禅的表达来为社会公众提供多元的艺术与思想资源。2022年,在“看理想”主讲热门音频节目《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在普遍的心灵危机之下,何处寻找安心之道?本书是一本蕞适合现代人读的佛学智慧入门读物。从现代人的日常和体验出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佛学看似玄妙的概念,用佛学真正的精神关切,来回应当代人种种的心灵追问,帮助每个感到人生之苦、对环境、人生、自我有困惑的人,重获内心的自由和安顿的力量。本书回到悉达多的经历说起,他在菩提树下到底觉悟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生命最初的疑惑的?第二章“观自我”解答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世界?什么叫与自己和解?“四圣谛”“五蕴”“无我”等概念回应地正是这些疑惑。第三章“观众生”解答的是人与他人的关系,为何我们常感到孤独?善恶是绝对的吗?菩萨到底存在吗?这一章通过讲解《心经》《金刚经》等经典来回应这些疑惑。第四章“观生死”面对的是人终极的疑惑:为何会对死亡恐惧?我死后会去哪里?真的有转世与投胎吗?本章将解读什么是佛教的生死观,以及我们该如何为死亡作准备。生,老,病,死是每个人的必须经历的过程,环境与内心、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也是每个人必将修炼的功课。这本书解答的,就是这些蕞贴近生命,蕞难以思索却又无法逃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