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疑术的滥用:道德推理的历史(当代法哲学前沿译丛)
作者:阿尔伯特·R. 琼森 斯蒂芬·图尔敏
出版:商务印书馆 2024.11
定价:78.00 元
ISBN-13:9787100234177
ISBN-10:7100234174
去豆瓣看看 前言
序言:问题
第一部分 背景
理论与实践
决疑术的古代根源
西塞罗:哲学家、演说家、立法者
第二部分 先驱者
基督教起源
圣典学者与告解神父
神学家
第三部分 全盛决疑术
大全式学者与耶稣会会士
文本、作者和方法
第四部分 决疑术的三个例子
利润:高利贷的案例
伪证:含糊之词的案例
自尊:被侮辱的绅士的案例
第五部分 危机
决疑术的挫败:帕斯卡尔的批判
决疑术的成就
第六部分 决疑术的未来
在《致外省人信札》之后
哲学与道德的根源
决疑术的复兴
后记:良心与衡平的要求
附录 决疑论者作品目录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译后记
阿尔伯特·R.琼森(1931-2020),耶鲁大学宗教研究系博士,美国生命伦理学领域先驱。代表性著作有The New Medicine and the Old Ethics(1990)、The Birth of Bioethics(1998)、 A Short History of Medical Ethics(2000)、Bioethics Beyond the Headlines: Who Lives? Who Dies? Who Decides?(2005)等。斯蒂芬·图尔敏(1922-2009),剑桥大学哲学博士,现代论辩理论创始人,非形式逻辑的重要理论先驱。图尔敏教授一生著述颇丰,先后出版An Examination of the Place of Reason in Ethics(1950)、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 Introduction(1953)、The Uses of Argument(1958)、Human Understanding:The Collective Use and Evolution of Concepts(1972)、Cosmopolis:The Hidden Agenda of Modernity(1990)等专著二十余部,其提出的图尔敏论证模型对当今理论界影响深远。秦锋砺,法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从事法学方法论、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学等研究。
本书以“决疑术”这门古老的技艺为考察对象,旨在探寻一种摆脱道德困境的道德推理模式。全书主要分为六部分,全面介绍了决疑术的背景、先驱、全盛时期的发展与成熟、典型案例、面临的危机以及未来的发展。作者通过对具体道德困境的分析,指出道德困境的产生源于人们对普遍原则或一般规则的盲目依赖。能够为人类行为提供可靠依据的,除了一般性理论,还有具体的实践经验。因此,对决疑术方法的探索成为摆脱道德困境的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