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眼泪:一部英国情感史(20个微型人物故事勾勒出泪水浸泡的岛屿,看透英国人不苟言笑的性格)
作者:[英]托马斯·迪克森 著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5.1
页数:214
定价:128.00 元
ISBN-13:9787545220230
ISBN-10:7545220234
去豆瓣看看 目录
引言 我是一块磐石
第一部分 虔诚
第一章 寻找玛格丽
第二章 抹大拉的玛利亚的葬礼之泪
第三章 泰特斯 · 安特洛尼克斯:哈、哈、哈!
第四章 演员、女巫和清教徒
第二部分 狂热
第五章 停下,加百列!
第六章 四百镑哭一场
第七章 有情人
第八章 法国大革命
第三部分 悲怆
第九章 乔治三世的理智
第十章 奇怪的国家福佑
第十一章 小耐儿无笑颜
第十二章 好哭的法官
第四部分 克制
第十三章 老妇人和其他动物
第十四章 “如果”紧抿上唇
第十五章 爱国主义是不够的
第十六章 谢谢你回到我身边
第五部分 感受
第十七章 卿卿如晤
第十八章 加油吧,小伙子们!
第十九章 撒切尔的眼泪
第二十章 重回感伤
结论 我就是海
线上资源
延伸阅读
致谢
作者:托马斯•迪克森(Thomas Dixon),剑桥大学博士,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情感史、哲学史、科学史与宗教史学家,情感史研究中心主任,情感史博客主编之一。主要著作还包括The Invention of Altruism、From Passions to Emotions、Science and Religion等。2012年担任BBC三集纪录片《抿紧的上唇:英国情感史》顾问并出镜。2008年获丁格尔奖(Dingle Prize)。
译者:赵涵,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英国华威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近代早期英国社会文化史和情感史研究。
本书是考察英国人情感文化的社会史研究著作。英国人的形象一直是不苟言笑,冷静克制,从不轻易哭泣。但他们并非素来如此。本书全面探讨了从中世纪晚期到当代,哭泣作为情感表达和宣泄的常见方式在英国经历的变迁,以及蕴含了哪些文化和政治意涵,探究了“有泪不轻弹”如何一步步成为英国的国民性格。作者指出,法国大革命、19世纪英国的全球殖民扩张等历史事件是影响哭泣观念的里程碑。本书是研究现代情感史的重要文本,也是研究人类哭泣、流泪的社会和生理原因的生动案例。